奇金愛
摘 要:冼星海說過,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音樂是無形的,是通過音符的抑揚和旋律的頓挫,構(gòu)成千變?nèi)f化的聲音組合。為使學生能清晰、真實地把握音樂形象,進入作者的規(guī)定背景,我采用了邊講邊觀看邊思考,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把作品分析透徹,把人物的感情脈絡理清,讓學生在觀看音樂畫面和講解中逐漸理解作品,把握音樂形象與自身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達到“心聲同一”的境界。
關鍵詞:小學音樂 學科特點 精神境界
小學音樂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它的特點是集娛樂、欣賞、歌唱、舞蹈、器樂以及音樂基本知識。教育家孔子就是一位音樂愛好者和倡導者。在他的哲學中道德與音樂屬于同等地位,他主張以音樂來提高品德,認為“移風易俗”莫過于樂。本文就音樂教學中通過情感教學和相應的音樂活動,如何使音樂課的美育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談幾點看法。
一、引領學生捕捉音樂形象,揭示作品的內(nèi)涵,將學生情感激活,讓他們自己就能夠捕捉音樂的內(nèi)美,激發(fā)他們愛美的藝術(shù)情感
音樂是無形的,是通過音符的抑揚和旋律的頓挫,構(gòu)成千變?nèi)f化的聲音組合。在這種組合中,體現(xiàn)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學的追求和對世界的認識,如何把無形的音樂演化成學生思維中具體的形象,讓學生通過對音樂形象的想象,理解認識,與作者同悲同喜,甚至融為一體,這就達到了教學目的。
比如歌劇白毛女中《北風吹》唱段的音樂特點主要來自小白菜”從中汲取最富生命力的音樂語言特點而創(chuàng)作。不僅有強烈的時代感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而且有鮮明的性格化音樂形象。喜兒樸實,親切的唱腔,曲調(diào)平穩(wěn),抒情流暢,表現(xiàn)了喜兒盼望爹爹早日回家過年的喜悅心情,及熱愛生活的思想境界。《白毛女》選曲“北風吹”是整部歌劇中的主題音樂最能表現(xiàn)喜兒的天真活潑純樸善良的人物性格。第三幕中《我不死我要活,我要報仇》這個唱段是以民歌小曲為基礎,吸收了秦腔中的哭腔手法,說唱等綜合藝術(shù)手法,它具有強烈的戲劇性。為使學生能清晰、真實地把握音樂形象,進入作者的規(guī)定背景,我采用了邊講邊觀看邊思考,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把作品分析透徹,把人物的感情脈絡理清,讓學生在觀看音樂畫面和講解中逐漸理解作品,把握音樂形象與自身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達到“心聲同一”的境界。為此我把《北風吹》與《我不死我要活》對比分析,講解感受體會音樂特點,了解喜兒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不同的性格。
學生在邊觀看、邊聽、邊講解中在頭腦中形成喜兒純樸善良,克服生活中一切困難及頑強抗爭的形象,聽、看后仿佛有頑強不屈的誓言,進而又仿佛自己成了劇中的人物,音樂成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語言,群情激奮,心潮澎湃,達到了教學目的,落實了教學目標,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比能激發(fā)學生美的欣賞力
音樂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白,作者對真善美的愛和對假丑惡的憎,全部蘊含在音樂藝術(shù)之中。因此音樂最突出的部分和片斷,要求學生反復吟唱體會,讓學生深入理解并用歌聲來刻劃這一形象抒發(fā)自己對作品理解后反饋出的情感,同學們在聽、唱、奏時,面孔表情時而喜悅、時而悲痛、時而憤怒。當他們自己學唱時自發(fā)地演唱的風格、氣息、吐字、頓挫等方面表現(xiàn)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反復學唱,吹奏反復體會直到和原唱基本相似,當從形似達到基本神似時,歌聲已告訴我愛和憎的種子已深深的撤入同學們的心田,收到了?!按河耆胪翝櫸餆o聲”的效果,介紹這些作品會使學生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對那些妄自菲薄,崇洋媚外沉溺于時下流行的不健康音樂,靡靡之音中的人無異于注射了“強身針”預防劑。由此看來只要我們音樂教師努力,真正熟悉并熱愛祖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在教學中能融會貫通,自覺地去實踐,定能作出顯著的成績。
尤其是近年來,我們的音樂教育也正在不斷前進,尤其是小學音樂教育,已經(jīng)具備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音樂教育體系。音樂教師如何在這個體系中能突出音樂“美育育人”的功能,始終把“育人”放在首位,我想是十分必要的。美育與德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探索美育與德育的關系發(fā)揮美育中思想教育的作用是每一位音樂教師該不懈探討的一個重要的課題。我將不斷努力實踐與研究,爭取能邁出堅實的步伐,取得更新的成果。
如我校有個學生,原來學習成績與表現(xiàn)都比較差,但他對音樂卻很感興趣。老師抓住這個特點從興趣入手進行教育,通過感受音樂→情感陶冶→磨煉意志→樹立理想的途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努力,不僅提高了他的音樂水平與技能,而且萌發(fā)了美好的理想。他說:“長大當個歌唱家,讓動聽的歌聲使人們得到歡樂”。音樂的美也啟迪了他的智慧,各科成績名列前茅,被同學們一致評為優(yōu)秀少先隊員,正如冼星海同志所說,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
三、學生品德教育要寓音樂教育之中
如歌曲《小溪流水響叮咚》,這是一首旋律優(yōu)美的抒情歌曲,內(nèi)容比較含蓄,歌詞中沒有直接敘述家鄉(xiāng)的新面貌,而是通過歌曲中舒展的節(jié)奏和時而起伏的描繪田園風光的旋律,讓兒童領略家鄉(xiāng)的美麗風光和人們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再通過歌詞中“小溪的笑聲,綠蔭叢中的樓房,農(nóng)民的笑臉的洗衣姑娘的歌聲”等描繪,把兒童引進那詩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意境中去。讓兒童從領悟家鄉(xiāng)的變化中產(chǎn)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進而升華到熱愛祖國的山河之情。久而久之,學生的精神境界也會得到逐步提高,對音樂欣賞的能力也會進一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