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華
摘要:新課程的實施,對教育的要求更加嚴格,尤其是對小學高段語文來說,教育目標更是要求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提高。針對小學語文學科進行探討,新課程實施后,高段語文教學在閱讀方面要做的改進和具體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教學;新課程實施;教學探索
新課程的改革推出以來,小學語文的教學就被提出了很多要求。對于小學初級階段的學生來講,識字和認字的要求仍然是重中之重,但是對于高階段的小學生來說,閱讀能力才是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體現(xiàn)。本文就根據(jù)筆者有限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一談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關于閱讀方面的幾點意見。
一、略讀課文
新教材使用以來,每個單元都有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這兩部分,涉及略讀課文的講授,教師就應該進行適當?shù)娜∩?,既要讓學生通過略讀課文的學習掌握一定的知識,更不能占用太多的課時來耽誤教學進度。這不僅需要教師在課前認真地備課,還要求教師善于在課堂上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全力配合教師的講解,共同受益于課堂。談到略讀課文,顧名思義,一定是要在基本完成陌生字詞的認知前提下,著重考慮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課文帶給我們的啟示,并從中受益。尤其是在小學語文高段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理解和認知就更顯得重要,讓學生自由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基本內(nèi)容,從而在正誤的討論中探討出課文蘊含的深意。這在小學語文高段教學中不僅有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學生自身思維的發(fā)展。
二、精讀課文
說到精讀課文,教師勢必要在講解中讓學生將課文的知識點熟記于心,包括字詞的認知、書寫及其含義;課文的發(fā)展順序;主人公的心理狀態(tài);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主題等等。這都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闹笇?,以讓學生掌握知識,在精讀課文的講解中,教師切記要確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去發(fā)掘問題、解決問題。切忌批評諷刺學生,讓學生喪失學習積極性。在精讀課文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三點進行課程指導和改進。
1.監(jiān)督學生的課前預習狀況
精讀課文的講解學時一定要適當放長,這就要求學生最好能進行課前的淺顯理解,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教師的不斷講解中豐富自己的理念,讓自己的觀點更加博大深遠、更加完善。可是小學生畢竟處于一個愛玩的年齡段,這就要求教師要將主動預習變?yōu)楸O(jiān)督預習。這個預習方式可以與家庭教育進行有效結合,也就是說讓家長監(jiān)督學生預習,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是十分有利的。
2. 與學生互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中來
有些學校進行語文教改只重視教師教的改革而忽視了學生學的改革,從根本上說是不承認學生也參與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有機統(tǒng)一,教師教的過程又是學生們學的過程。只進行教的改革.而忽視學的改革,無疑割裂了教學過程,強行把這個緊密的結合體分開。教學改革就不可能全面整體地進行,更談不上什么創(chuàng)新。教育家們認為,只講教師如何教而不談學生如何學,是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雙層面上的弱點。在教學中,教師應自始至終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即教師教得“活”;善于創(chuàng)設學的空間,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即學生學得“活”,從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智能得到開發(f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互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創(chuàng)設情境提問、課前演講等,但我們要堅持的一個遵旨就是要使學生大膽地“亮出自己”,從而實現(xiàn)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多向交流。
3.課堂講解以學生為主導
在課文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課文內(nèi)容的質(zhì)疑,并通過互相討論的方式尋找問題的答案。采用這樣的方法,不僅能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意蘊和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更能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一舉多得。
4安排開放式作業(yè)
新課程標準的出臺,要求教學活動不能局限于課堂,而是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知識水平的完美融合。應運而生的開放式作業(yè)對于學生來說,就十分有利。在小學生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具備開放式教學條件的,比如說課文的留白和課后的思考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這一點對學生進行閱讀拓展的訓練,這對提高小學語文高段教學的有效性十分有利。
新課程標準實施后,教育教法的改革方案不斷地推陳出新,
尤其是針對基本的語文學科來說,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禁錮,采用新式的教學方式方法更需要每一位教師的努力。小學語文是一個人語言能力發(fā)展的基礎,無論是知識的學習還是生活的成長,語文學習都是關乎一個人發(fā)展的重大問題。筆者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能根據(jù)所教學生的優(yōu)缺點以及實際教學的教學情況,進行適度的教學改革,讓學高段的語文學習內(nèi)容和教學過程更加完善,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加牢靠。
參考文獻:
[1] 陳澤清.新課改下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J].新課程: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