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呷
摘要:在藏族地區(qū),藏語文教學的的學習對小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學生在學習時缺乏一定的自覺性,對藏語文的學習與推廣造成一定的阻礙。學生在學習時應具備一定的自覺性,使學生在學習藏語文時能夠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去學習,為藏語文的應用和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學習自覺性;小學教學;藏語文教學;教學質量
引言:
近年來,我國推行了一系列關于藏語文學習的政策,促進藏語文的發(fā)展,小學藏語文教學是藏族地區(qū)素質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高度重視。但對小學生而言,藏語文的學習枯燥乏味,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學生學習自覺性是指學生能夠自覺自愿的學習或追求整體長遠學習目標任務的程度,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學習興趣,內在表現(xiàn)為學生的責任心等。學生有一定的學習主動性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就不再被動接受知識,主動探究所學內容,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認識藏語文的重要性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內在因素,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就會逐漸形成對學習的自覺性。因此,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藏語文教學過程時,在教學過程中應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置于首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一)增強趣味性課堂導入
教師在教學中,增強對課堂導入的趣味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導入時能結合學生喜歡的、熟悉的故事及事物與所學內容結合起來,通過巧妙設計且趣味性高的導入方式,引起學生對該知識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對所學知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有強烈的探究意識,對學生學習自覺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很快掌握。
(二)利用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
對小學生而言,游戲是學生獲取知識最有效的途徑。在對小學生進行藏語文教學時,利用學生貪玩的特點,設置一定的游戲情境,將相關藏語文知識融入到游戲活動中,利用游戲,使學生對新知識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的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相關知識,利用學生對藏語文學習興趣的提高和培養(yǎng)[1]。例如教師在講解《烏鴉喝水》一文時,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一個瓶口較小、瓶頸較長的瓶子,在準備一根較短的吸管,在瓶子里裝入少量的水,讓學生嘗試在手不觸碰瓶子的情況下喝到瓶子里的水。利用游戲引入課文中烏鴉喝水的故事,將游戲與課文內容進行結合,使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藏語文知識的趣味性,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改進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離不開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決定學生知識學習掌握的重要因素。對藏語文教學而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填鴨式教學,教師只負責將課本中的知識機械的和學生講解,并不將知識對學生進行更深的講解,學生不能對藏語文知識進行相關應用。教師在教學時應指導學生不能死記硬背,要有方法的學習。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應對課文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分段學習,在背誦時加深理解。學生在學習前應該對課文知識進行一定的預習,課后要及時復習,對學習中沒有掌握的內容及存在的問題在課后積極糾正解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同時,培養(yǎng)學生多讀書的良好習慣,學生在讀書的同時還要做好相關的讀書筆記。
三、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藏語文教學時,應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知識,增強對知識的認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在教學時可采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情感交流,在學習中對所學知識和存在問題進行討論解決。討論式教學在教學時可對學生的學習空間進行有效拓展,為學生的自我展示提供平臺,使學生在討論學習中將所學知識不斷升華,學生認識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從多方面、多角度得以鍛煉,學生養(yǎng)成對所學知識可以獨立自覺的去想、去問、去說的良好習慣,對學生學習自覺性有很大的提升。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藏語文教學時可適當開展一些學習競賽活動,有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fā),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字詞大賽,布置學生自覺對所學生字及詞組進行學習,可以對所學詞組進行考察,看哪位學生認識的生字和詞組最多。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考核,并對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進行表揚與獎勵,對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也進行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能夠積極自主學習。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藏語文教學的興趣,使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藏語文的習慣。
四、教師應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
教師除了在課堂對學生進行教學之外,還應對學生的家庭教育有所關注,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定期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使學生家長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教師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溝通指導,督促學生主動、自覺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3]。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對學生進行嚴加看管與管束,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鼓勵,幫助學生樹立一定的自信心。家長在課后的家庭教育中對小學生藏語文教學可以進行相應的輔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有所了解,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樹立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相應的保障。
五、結束語
在小學生藏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藏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趣味性課堂導入,對學生學習方式進行指導,積極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加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都對學生學習自覺性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教師應不斷進行自我完善,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以便于教師更好的教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小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為以后的藏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多杰南加.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覺性 提高小學藏語文教學質量[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06):50-51.
[2]澤仁擁措.探究如何讓小學藏語文課堂“活”起來[J].小說月刊月刊,2016(5):27-27.
[3]平多.提高小學藏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6(36):2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