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新課程標準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開展之時,教學的“有效性”則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話題。而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則成為語文教師的心病。從目前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看來,普遍存在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足等問題。中職學校情況更為嚴重。而今教育要求“有效教學”,這就給予中職語文教師提出了一更大挑戰(zhàn)。因而只有真正地轉變教學觀念,關注學生需求,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才是改變語文課堂中耗低效現(xiàn)象的根本。本文旨在通過對目前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總結出存在的問題,通過自身的經(jīng)驗以及參考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的研究,尋求在新課程理念下提升語文有效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中職教育;語文教學;有效教學
這幾年在新課改的推動下,社會各方對語文課堂中師生互動的意義有了一定了解,雖然有了一定的實踐活動及經(jīng)驗,但是發(fā)展仍然比較緩慢。當新課程標準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開展之時,教學的“有效性”則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話題。而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則成為語文教師的心病。只有真正地轉變教學觀念,關注學生需求,真正做到師生在課堂上有效互動,才能提高學習和教學的效果。引導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從而提升語文學習運用的能力,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在新課程的理念下分開放自己的教學思想,靈活運用多種互動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中職學生也能愉快學習。
一、有效教學理念含義及背景
“有效教學”是指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師教學后,學生們學習到的具體的進步。在這里,學生獲得的進步被作為是教學有否成效的唯一指標。這里并不是說教學的成效,單單是指教師教學的能力或者用心程度,更多的是指學生學到的多少或者好壞。而無效的教學則是指學生不愿意學習或者沒有收獲,與教師教學的認真程度無關。盡管老師也努力的教學,學生也很刻苦學習,但沒有進步也被認為是無效教學。可見,有效教學的目標是提高教師工作成效的理念。核心思想是教學的效益。
“有效教學”(efective teaching)這一理念的產(chǎn)生是源于西方在20世紀上半葉所開展的教學科學文化運動,由于受到來自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在經(jīng)過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后,“有效教學”在英語教育文獻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二、當前中職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問題
當前中職教育教學中語文仍然是一門不可或缺的學科。語文在中職課程中稱為文化基礎課,因此兼有打文化基礎和促進職業(yè)能力提升的雙重重人。而目前,我校學生分為創(chuàng)新班和技能班兩個層面,創(chuàng)新班的學生需要根據(jù)學校規(guī)定參加四川省單招考試,更多注重升學,對于語文知識的要求較高。技能班側重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學生畢業(yè)后直接到社會各個企業(yè)參加就業(yè),因而對于語文知識的要求稍低一些,更多的是語文素養(yǎng)。雖然學生的專業(yè)不同班級不同,語文教學的目標和教學重點也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一)課堂教學模式化
雖然在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的幾年來,我國語文教學有了一定的改進,增加了趣味性和與學生的互動。但是在我國的許多中職仍然存在課堂教學模式化的問題。新課程要求教師盡快實現(xiàn)由“知識傳授型”向“智能型”“科研型”轉變,但這種轉變對很多教師來說還不能適應,或者說還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語文教師。許多的中職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過程仍然遵循著應試教育內(nèi)容的步驟進程,簡單介紹文章作者、進行段落劃分,最后教師對文章進行分析,概括出其中的中心思想以及寫作特點。或者就是傳統(tǒng)的讀、寫、聽、說教學,學生死記硬背。
(二)教師難以有效開展師生互動
一部分中職語文教師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習慣于使自己成為課堂的中心。不適應新推出的教學方法,不少的教師是屬于“應試教育”體制下的“產(chǎn)物”。當前新課程下,要求教師實現(xiàn)角色的轉變。如今在新課程的實施下,語文教師們又一窩蜂地開始追捧討論、合作學習。比如,在新課程公開示范課時,有的老師為了展示教學風貌,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來不及讓學生很好地接觸文本、品味言語,就急忙進入合作討論,又匆忙的結束討論,這樣的討論實則就是“偽討論”。沒有給學生去自主思考、熟悉課本、積累知識的和空間時間,沒有真正重視起學生的主體地位,片面追求教學進度和教學形勢?;右簿椭皇恰盎印?。
(三)脫離實際,與中職教學要求不符
一些中職學校仍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教學脫離實際生產(chǎn),不符合企業(yè)和社會的需求,忽視了與外界的溝通,原因在于不少中職教育者采取關門主義思想,缺乏與社會、企業(yè)之間溝通,嚴重脫離社會、企業(yè)。同樣,中職語文也脫離實際,中職學生是一群動手能力強,學習能力弱的學生,而語文教學內(nèi)容和方式脫離了他們的學習現(xiàn)狀,激發(fā)不起學生興趣。缺乏適合中職語文教學特點的教學方法,語文教學就只是 “語文教學”。
三、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學有效性對策及建議
(一)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所謂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是課堂中的教學氣氛,同時也是指整個校園的文學氛圍。語文的學習不應該被局限在課本知識,語文的學習可以來自于許多的地方,課外書本,甚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暢想,大膽質(zhì)疑,去發(fā)現(xiàn)問題,嘗試獨立解決問題。中職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暢想,大膽質(zhì)疑,去發(fā)現(xiàn)問題,嘗試獨立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開放性、個性化的學習環(huán)境,不一味地追求分數(shù),或者規(guī)定標準答案,而是更多地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無論是在課堂內(nèi)外教師都要保持熱情,用自己的魅力和激情感染學生。積極舉辦校園文化活動,能夠讓師生及時掌握與學校相關的最新發(fā)現(xiàn)、成果、技術等,展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提高學校師生的創(chuàng)新力,讓中職老師熱愛教學,讓中職學生也熱愛學習。
(二)轉變教學方式方法
語文師生要做到互動有效教學,這就要求教師本身要樹立起比較明確的教學理念,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教學的依據(jù),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結合實際情況優(yōu)化自我的知識結構,突破學科、知識限制,做好校本課程開發(fā)工作,增進師生交流溝通,主動親近學生,經(jīng)常聊心得,談感受,師生之間要建立起良好關系,中職學生最需要的情感的關注。同時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敢于嘗試,探索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例如,天氣晴朗的時候,我會讓學生到校園某一角讀《詩經(jīng)》,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學習,感受不一樣的詩歌韻味和情懷。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有效有趣,讓教學告別枯燥無味,讓學習印象深刻,學生也能夠在學習語文中獲得樂趣。當然,教師也需要經(jīng)常進行反思,與教師同事交流經(jīng)驗感受,與學生溝通想法,堅定不移地探索語文有效教學的新道路。
(三)加強與社會進行交流
學校結合自身專業(yè)特點開展具有較強的職業(yè)性的校園文化活動,不斷提高 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職業(yè)素質(zhì)、能力。校園文化的建設不僅僅局限在校內(nèi)部開展,同時需要積極同外校、社會、企業(yè)等進行交流,加快教育教學工作的發(fā)展。比如說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崗位練兵、頂崗實習、產(chǎn)品創(chuàng)作等,了解它們對語文的教學需求,做到與社會俱進。也可以與兄弟學校開展經(jīng)驗交流合作,不僅是學校教師之間的文學交流,也可以是學校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根據(jù)學生實際程度,深入研究語文教材,以提升教學的效率。
四、結語
構建起語文課堂師生的有效互動模式,旨在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我們廣大老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敢于大膽嘗試,經(jīng)常進行教學反思,與學生溝通想法,探索互動教學新道路,力求在較短的時間里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更好的實現(xiàn)教學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 李敬華.中職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有效性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5(2):25-26.
[2] 余春.中職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有效性研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5(14).
[3] 師天軍.如何提高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的有效性[J].文教資料,2016(7):31-32.
作者簡介:任國群(1986.10- ),女,四川合江人,全日制本科,中二,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