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琮琮
摘 要: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需要依靠日積月累才能取得好成績。當前教師在小學作文批改方法上還苑囿于傳統(tǒng)思維模式,將學生的習作批改得支離破碎。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作文批改的內(nèi)涵以及提高批改實效性的措施,以期對小學作文批改有所裨益。
關(guān)鍵詞:小學作文;批改方法;語文教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作文寫作的啟蒙階段。因此,小學階段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就目前的小學作文來看,遣詞造句不恰當、段落不清晰、修辭手法不合理等問題廣泛存在。針對上述問題,教師一般會通過作文批改的方式給學生指出錯誤,爭取達到有效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可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小學作文的批改工作十分重要。
一、對小學作文批改的重構(gòu)
進行作文批改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因此批改的實質(zhì)是教師對學生寫作之后與再次寫作的持續(xù)性指導,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寫作互動的過程。然而,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的過程中,卻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作文和教師的批改割裂開來,學生寫完作文算完成任務(wù),批改則成了教師的事。久而久之,學生便形成了惰性和依賴心理,模糊淡化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最終導致學生在作文批改中主體地位缺失,作文水平沉迷低谷。
二、提升小學作文批改實效性的措施
1. 重批輕改,批語具有針對性
在進行作文批改時,教師一定要把握好作文批改的尺度,在不改變學生原有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對其語句進行適當修改。筆者認為,小學作文批改必須遵循重批少改的原則,不可以對其通篇進行改動,盡可能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寫作亮點,有針對性地添加評語。如果學生的作文不通順,而且字跡不清楚,那么教師就需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例如,此處語句不通順,書寫不認真等有針對性的批注可以被廣泛使用。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約教師的批改時間,而且可以更為直觀地將教師指出的問題傳達給學生,便于學生修改。
2. 及時批改,以鼓勵為主
小學生剛剛接觸寫作,就像剛學步的孩子,走得搖搖晃晃,容易摔跌打滾,教師要善于用一雙慧眼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語句,一個生動的詞語,甚至一個準確的標點,都應(yīng)以充滿激情和希望的評語肯定他們的成績,增強他們不懈努力的信心。在批改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以鼓勵的話語為主,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允許學生個性化地表達,而不是用尖刻的評價去傷害學生的興趣和欲望。
3. 當面批改,對話交流
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必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面批”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途徑。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立意以及寫作方式上的不足,并指導學生改正錯誤,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梢圆捎谜勗挼姆绞脚c學生交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及構(gòu)思文章的框架結(jié)構(gòu),不要打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在其中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導學生,而不是要求學生。
4. 分層建構(gòu)學生互改
(1)分小組集體批改。在作文課上,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將一些典型的作文輪流發(fā)放給每組學生,學生首先在組內(nèi)進行討論,按照教師的要求把病句與錯別字找出來,之后將文章的中心思想歸納,從立意、語言運用程度、文章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等多方面對文章進行分析和點評,最后將點評意見交給教師,教師將自己的意見與學生進行交流。這樣,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熱情,另一方面也能夠使教師掌握學生的思維方向,在工作中更好地調(diào)整教學方式與授課方法。
(2)自我批改。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式。進入高年級,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作文批改,但是教師要在學生進行批改的過程中把關(guān)。對于每篇文章,教師都要仔細閱讀,并與學生一同分析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
5. 教師講評作品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進行優(yōu)秀作品的賞析,使學生覺得寫作是一種快樂,而不是一種負擔,這樣學生就能夠從內(nèi)心深處消除對寫作的恐懼,并且能夠使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生對作文以及其他文學作品的賞析能力和評價能力。
總之,教師在進行作文批改時,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的思想和認識水平進行點評和修改;其次,教師不能將自身的主觀意識強加給學生,而應(yīng)該多進行引導和鼓勵。在批改時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娜.小學作文批改之我見[J].學周刊,2011(3).
[2]周國棟.小學作文批改點滴談[J].陜西教育(行政版),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