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東紅
摘 要: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通過對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促成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一篇文章不僅要有優(yōu)美的語言,更應該有好的內容。這需要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聯想能力,創(chuàng)設好的情境。想象是能使思維飛翔起來的翅膀,想象和聯想可以使文章虛實相生,豐富文章的內容。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完成教學任務,意義重大。本文主要根據教學實際,探討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關鍵詞:想象能力;閱讀;興趣;情感
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正處于想象力培養(yǎng)的黃金時期。在小學階段,如果教師能采用恰當的手段施以經常性的想象練習,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著重要意義。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智力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币虼耍處熢诮虒W實踐中,應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種有利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閱讀中,對課文的情景理解往往不具體,那么在說話、作文中就不會具體生動。想象力豐富的學生,會浮想聯翩,思維活躍,創(chuàng)造力強,學習生動活潑。因此,教師就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想象服務于閱讀。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呢?
一、激發(fā)學生想象的興趣
教師如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揮自己的形象力,充分地想象,說出自己的想象,就能激發(fā)學生想象的興趣,并讓這種想象的興趣轉化為想象的動力。從實際出發(fā),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把時間和空間交換給學生,讓學生輕松活潑地投入學習。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我們這個社會里,那么她將會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呢?”學生進行了想象,適時加以引導。剛開始,只有一個學會舉手,回答時也結結巴,我對他微笑著,鼓勵他說下去,并肯定他的一些說法,給予一定的補充。他說完了,我表揚了他,也問其他同學他說得怎么樣?最后,全班報以雷鳴般的掌聲。理由:①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勇氣可嘉;②他開動了腦筋。其他同學見狀,也產生了濃厚興趣,紛紛舉手大膽說出自己的想象,整堂課氣氛很好。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投入度高,能自主讀書、獨立思考、自由表達了,那么才能更好地深入閱讀的文本。
二、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情感互動的過程。有真情付出,才會有心靈的交匯;有情感體驗,才能與文本和作者對話。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移情體驗,用自己的情感去溝通,交融、碰撞、回應作者的心靈和文本的內涵,在真實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獲取語感,形成豐富而深刻的情感體驗。在引導學生閱讀時,一方面喚起學生的表象和聯想,邊讀邊想象課文所寫的人物、人的具體情境,把課文所寫的在頭腦中形成畫面;一方面要學習作者運用了哪些色彩鮮明、具體生動的語言,寫出了這個畫面。課上,我多次人讓學生走人文本中,去體驗文本中所表達的情感。例如教學《秋天的圖畫》這課時,文中第二句寫出了秋天的美: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寥寥幾筆勾畫出秋的絢麗迷人:黃澄澄的梨、紅彤彤的蘋果、金色的稻子火紅的高粱,讓人們感受到秋天成熟的美、色彩的美。我經常讓學生們自讀自悟感受畫面的美感,或是讓學生閉上眼睛,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優(yōu)美的語句,學生在腦海里自由地想象畫面。學生們都會把所看到的說得準確而又生動,凡是這樣生動具體的語言,我都要求學生反復朗讀、背誦,邊讀邊想象畫面,使之既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又會發(fā)展想象力。
三、在體驗中喚起學生的想象
閱讀是學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不能用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在讀悟課文的時候注意與人物、與作者進行換位體驗設身處地地理解課文人物、作者的情感,與課文人物作者同喜共悲,激發(fā)學生情感轉化。如教學《豐碑》課,課前,可以認真鉆研教材,挖掘出課文的“空白處”,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去想象,換位體驗。當將軍得知眼前這位凍死的戰(zhàn)士,就是自己剛才還遷怒于他的軍需處長時,有這樣一段描寫:“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繪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痹鯓芋w會將軍此時的復雜心情呢?我進行了那樣的“假設”導讀:將軍久久地站在雪地里,此時此刻他心中必有千言萬語要說,然而卻一句也說不出來。假如你就是將軍,你當時會想些什么呢?學生通過轉換角色去想象當時將軍復雜的心情:既為有這樣舍已為人的好部下而感到驕做,更為失去這樣的好部下而感到悲痛;既為剛才錯怪軍需處長感到愧疚,也對軍需處長產生敬佩之情。再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時,利用課件出示小興安嶺的物產給人們帶來的巨大變化,讓學生感受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在讓學生感受小興安嶺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時,分別出示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優(yōu)美的風景圖,使學生如臨其境,對小興安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至此,讓學生練習類比想象,與我國的許多風景名勝進行比較,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很多,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因材施教,多種方法結合起來運用,才是最理想的。作為一名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主陣地,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都積極啟發(fā)引導,激發(fā)起學生的思維靈感,調動學生想象的積極性。學生的想象豐富了課文內容,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捕捉時機,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想象在閱讀教學中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王相理.語文教學中聯想和想象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07(Z2).
[2]姜菊梅.論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J].語文學刊,2011(04).
[3]盛維劍.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想象力培養(yǎng)[J].成功(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