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性學習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采取互相學習的方式獲取知識,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組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小組內的成員把控在5~8人左右,這樣學習合作效果最佳。采用合作性學習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能夠加深學習興趣,通過知識的輸入和輸出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增強目前學生之間淡化的集體榮譽感。將在分析合作性學習的重要性和當下合作性學習中存在的弊端基礎之上,探討如何提高合作性學習的質量,同時指出提升合作性學習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學;語文教學;合作性學習
為了培養(yǎng)更多與時俱進的新型復合型人才,教育部頒布了新的課程改革方案,新課改重點強調語文學習方法的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自由,肯定學生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主體地位,鼓勵教師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并且靈活轉變教學方法。同時新課改中指出,教師應多采取合作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在眾多學習模式中脫穎而出,合作性學習具有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合作性學習的重要之處
新課改積極推崇合作性學習模式,因為這類學習模式具有雙向性,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能夠及時將輸入的知識轉化為輸出的知識,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使所學知識更加扎實。同時這種互幫互助的學習模式會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強化他們逐漸淡化的集體榮譽感。這類學習方式也會使那些不善于與人交往的同學增加與他人接觸的機會,有助于使他們更好地融入集體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價值,也會在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學會怎樣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傊献餍詫W習全面貫徹了新課改的理念,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方面發(fā)展。
二、合作性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弊端
合作性學習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滿足了新課改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構建新型的生生關系和師生關系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會提高許多課題的研究效率。并且在這個研究探索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感情。
但是新型事物的發(fā)展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前進的過程中具有許多問題和障礙。合作性教學在具有許多優(yōu)勢的同時,其弊端也值得探究。
1.教師認知水平不夠
部分教師對新課改的研究和學習程度不足,對合作性學習的了解也不足,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沒有深入貫徹合作性學習的精髓,忽視了合作性學習的實質。部分教師存在重形式而輕內涵的嫌疑,許多教師將合作性學習混淆成小組性學習,片面地認為只要將學生安排在同一組中,使他們多講話多交流就是合作性學習了。
2.學生主體意識差
新課改要求給予學生高度的主體性,尊重和維護他們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轉換教師的教學思維模式,改變他們對自身地位的認識,使他們從過去無上權威的高臺上走下來,認識到自己是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是組織活動的課程建設者。
可是教學過程中主體意識的轉變情況不樂觀,效果也不理想。學生沒有深刻認識到自己身份轉變的意義所在,部分同學沒有充分利用合作性學習給他們學習帶來的便利,甚至曲解了合作性學習。部分同學將擁有的主體性地位等同于學習時擁有廣泛的自由,甚至這種自由是老師同意的,老師會不加約束他們的自由。這就導致了許多同學不能集中注意力,致使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大大降低,同時也加重了語文教師備課、上課和課后輔導的難度。合作性學習中存在的這些弊端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的進度和效率。
三、提高合作性學習質量的策略
1.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合作性學習旨在維護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給他們限制太多的條條框框,不強行約束學生,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但是目前部分同學對合作性學習存在曲解,未深刻理解主體意識的實質。這就需要教師要加強引導,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明確合作性學習的含義。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同時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和同學進行交流合作,在這個過程中取長補短,互相成就,互相進步。
2.制定恰當的學習目的
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要仔細鉆研,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以他們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在尊重他們自身學習認知水平的基礎之上,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內容。同時兼顧到合作性學習的特點,不可以任何學習內容都要套上合作性學習的形式,要考慮到兩者結合后的效果是否可觀。
3.創(chuàng)新教師的教學理念
部分教師的教學狀況仍不理想,所以在提高學生主體意識的同時,也要提高語文教師的學習意識,督促他們積極學習新課改中的新穎教學理念,并且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來,同時要加強老師對合作性學習的認識,努力提高其運用合作性學習的能力,把握合作性學習的實質,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師在合作性學習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也是新課改對語文課程提出的要求。
4.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積極參與合作性學習的主要因素,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感興趣就會自然、主動地融入課堂討論和探究的氛圍中,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這樣一來也會提高語文教師授課的熱情,強化合作性學習在師生學習中的地位。
小學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文化底蘊的重要階段,教師要與時俱進,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積極運用合作性學習法,力所能及地將它的效益最大化。本文所提出的策略,也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去調整或補充。
參考文獻:
[1]梁海霞.合作性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23):170.
[2]陳苗.小學語文科文體知識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
[3]陳梅.淺析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性學習[J].新課程(小學),2015(1):156.
作者簡介:郭海春(1960—),男,吉林省榆樹市人,吉林省榆樹市于家鎮(zhèn)于家中心小學校小教高級老師,大專學歷,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