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義周
摘要: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學子的起步階段,其知識基礎(chǔ)與行為習慣往往要影響學生的一生,培養(yǎng)學生相對獨立且又合作的思維方式與人格也就尤為重要。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但同時,他們做事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頭蛇尾。所以家校配合,共同指導孩子的學習,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語文是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如何學好小學語文是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在關(guān)心的問題,下面,筆者對如何學好小學語文進行方法上的闡述。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3-0056-01
1.課前準備工作要充分
課前準備工作分三方面,首先,教師在上課前應利用多種教育信息渠道備好課,鉆研教材,領(lǐng)悟教學大綱的要旨,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了解學生的現(xiàn)有學習水平,備出的課詳略得當,考慮到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方法設計靈活多樣,在上課中才能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其次,課前準備也要有學生的參與?,F(xiàn)在的教學內(nèi)容越來越具有人文性、科學性,有的學習內(nèi)容需要學生提前搜集相關(guān)的資料,有的內(nèi)容深澀,需要學生提前預習等。如人教版語文第十冊的習作六,要求學生針對某一現(xiàn)象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學生不提前搜集資料,僅靠現(xiàn)有知識進行寫作,寫出的文章平白干澀,讓人難以信服。如果學生在課前找好資料,預習認真,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在上課的過程中就會有主動參與的欲望,而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效果更佳。再次,課前準備工作還包括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預備鈴一響,教師出現(xiàn)在教室門口,提醒學生應該準備的學習用品,如上語文課,準備好語文書、筆、練習本、墊板等。學習用品準備完畢,學生們端端正正坐好等候上課,這樣,就可以避免看到上課鈴已響,教室里還亂糟糟的,老師一說寫字,“噼哩啪啦”的開關(guān)鉛筆盒聲不絕于耳的現(xiàn)象,教師省去維持紀律的時間,更致力于教學。
2.倡導合作學習,體現(xiàn)團隊精神
在語文課堂上,倡導合作學習,能激活每個學生的參與熱情,使他們善于與人合作,在合作中提升自我,在合作中體驗到團隊成功感,而不僅僅是個人。
《鯨》是一篇閱讀課文,通過這篇文章的教學,要求學生了解有關(guān)鯨的知識,能給課文劃分段落,初步了解一些說明事物的方法。課堂上,我以主持人的身份,在班中開展了一個關(guān)于鯨的知識競賽活動。我們設立了小組合作必答題和寫作題,在小組合作必答題中有“第一發(fā)言人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補充;答題過程中小組分工明確,合作愉快加十分”,在寫作題中有“合作完成,一人表述”的規(guī)則,突出了團隊合作精神。這不僅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下對哺乳動物鯨有了全方位多信息的認識,而且使他們真正體會到了合作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他們團結(jié)合作的團隊精神。
3.拓寬思維空間,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變化、不斷脫俗、不斷進入新的領(lǐng)域和境界,是“人文精神”的突出的標志之一。新課程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在課堂上不斷地幫助學生拓寬思維空間,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在一堂語文活動課上,一位學生朗誦了一首臺灣省小姑娘張金妹寫的小詩《夢》。聽完后,臺下的小朋友全都高興地拍起手來。
老師抓住這個契機,說:“這首詩的作者和同學們一樣大,也才8歲呢!你瞧,她把夢寫得多有趣呀!你們敢和她比一比嗎?”學生的眼睛霎時亮起了來,靈感的火花被激發(fā)出來了:“夢像一個魔術(shù)師,你想要什么,他就給你什么?!?/p>
“夢像一片雪花,你想去捧捧它,親親它,它已經(jīng)在你的手心里融化了。”
“夢像一部沒完沒了的電視劇,可是你想看的時候,它卻演完了。”
……真可謂精彩紛呈。
“有沒有跟他們都不一樣的?”老師按捺住心頭的激動,還想讓他們把思路再拓寬些。
這時,一位習慣于逆向思維的男孩緩緩站了起來,他說:“我想說噩夢。噩夢像一枚定時炸彈,你想把它丟遠一點,可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大家都笑了起來。
當我們幫他們沖破思維定勢,拓寬思維空間后,他們紛紛展現(xiàn)了自己獨特的個性和不凡的見識,創(chuàng)新能力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4.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guān)心,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優(yōu)勢。如果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shù)呐u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么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分層教學,即經(jīng)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yè),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者答對了、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于學困生我還經(jīng)常作出一些激勵性的評價。
總之,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quán)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