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堅
摘 要 化學是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應當以提高學習成績?yōu)榻虒W目標,更應當在化學教育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逆向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也能夠促進思維敏捷性的提高。本文將主要探討如何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運用逆向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關鍵詞 化學教學 中學教學 逆向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化學是初中生剛剛開始接觸的科目,作為一門理科科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積極性。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受到了限制。所以,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力以及逆向思維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1逆向思維的定義以及重要性
逆向思維是一種和慣性思維截然相反的思維方式,主要指的是對司空見慣的一些事物和觀點反過來思考的行為。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思維的基本過程就是不斷的分析與綜合,慣性思維和逆向思維之間是相反的關系,但是彼此之間又是緊密聯(lián)系的。將逆向思維運用于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做到舉一反三。
逆向思維的作用不僅僅在于能夠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逆向思維能夠孕育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是創(chuàng)造性人才必備的思維品質之一。在化學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培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在現(xiàn)有問題解決的基礎上拓寬思路,完善知識架構,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力以及解決能力。
2中學化學教育開展逆向思維培養(yǎng)的教學策略
2.1創(chuàng)設積極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逆向思維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調動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謂興趣就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在開展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多進行交流和互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以及自己的思路去解決問題。所以,教師所能做的就是在課堂上讓學生的思維長時間的處于活躍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常見的酸和堿”這一課時,在酸堿指示劑使用的教學上,教材中要求用石蕊試紙來鑒別酸和堿。此時,教師可以拋出問題,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如何使用其他方法測試酸堿,并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狞c撥和糾正,引導學生從多維度進行思考,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不會僅僅局限于課本上,而是將課本知識和生活結合在一起,自然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被激發(fā)出來。在培養(yǎng)學生逆向思維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更多的贊賞和肯定,鼓勵學生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設立出標準答案。
2.2轉變教學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路的影響,化學教師只注重對于書本上內容的傳授,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練習較少,教師也更注重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不是獲得思路的拓展。長期處于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容易形成思維定式,而且隨著學生年齡的提高,思維定式一旦形成,則很難轉變?yōu)槟嫦蛩季S。所以,化學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主動改變固有的教學思想,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化學公式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分享自己記憶的方法,而不是采用傳統(tǒng)的“口訣”,讓學生統(tǒng)一配送,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聽別人分享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靈感。初中階段也是個體思維方式告訴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掌握課本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拓展逆向思維。
2.3完善實踐教學,增加逆向思維的實踐機會
初中化學涉及到的知識并不難,課本中實驗的比重所占很大,很多化學的結論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然而當下很多初中由于受制于教學條件,往往沒有機會開展實驗教學,在實驗部分都是由教師用語言“描繪”實驗的現(xiàn)象,讓學生想象?;蛘呤墙處熤皇沁\用幻燈片模擬實驗,讓學生大致了解實驗是怎么操作的,這種教學方式雖然簡化了化學演示的步驟,但是對學生來說,學生是無法真正了解知識點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能夠自己動手完成實驗,并在實驗之后有機會對現(xiàn)有的實驗進行改進,在揣摩和思考的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和認識課本中涉及到的化學理論,從而牢牢掌握住原理。
例如,在進行“金屬與非金屬的反應”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實驗小組,一組使用的是沒有經(jīng)過砂紙打磨的金屬鋁,一組則打磨過,兩組同時進行試驗,讓學生觀察不同的結果。試驗的結果是無論是否經(jīng)過打磨,經(jīng)過加熱后的鋁箔都融化了,但是并沒有低落下來,而是有一層膜兜著,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猜想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并引導學生回顧自己做試驗的整個過程,帶著思考再做一次試驗。最終教師可以提出逆向提問:氧化膜保護著鋁不能被燃燒,如何才能讓性質活潑的鋁燃燒呢?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下轉第217頁)(上接第143頁)
2.4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啟發(fā)式教學引發(fā)逆向思維
在教學方法上,教師也可以采用啟發(fā)式教學,通過設立情境,讓學生能夠投入到化學課堂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可以用多提問的方法,讓學生能夠緊緊跟上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也要多引導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當以肯定的態(tài)度去接納和解答。例如,在教學生“水的組成”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在通電的情況下,氫氣和氧氣能否變成水呢?讓學生思考是否存在這種可能,如果不能生成水,那么在什么樣的條件下能夠生成水。
營造討論的氛圍也是激發(fā)學生思維活動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集體討論,讓學生的思維相互撞擊迸發(fā)出火花,然后帶動逆向思維的培養(yǎng)。逆向思維作為一種發(fā)散性思維,教師也可以通過習題訓練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一題多解,久而久之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也可以獲得顯著提高,這也是克服學生思維定式的一種方式。例如筆者有一次要求學生將硫化亞鐵和濃硫酸的反應公式配平,學生給出了4中答案,這四種配平都滿足了原子守恒,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討論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然而提示學生要注意到反應前后元素的價態(tài)變化,在氫化反應的配平時也要注意到電荷守恒和得失電子守恒。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帶動學生主動思考,并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最后的引導階段,教師還可以留下探究行問題讓學生思考其他類似情況,讓學生能夠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反推問題。
3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理科教育中的關鍵一環(huán),接下來的理科學習難度也將不斷加大,所以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逆向思維打破定向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對此教師首先需要轉變自身的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積極創(chuàng)建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討論和溝通的氛圍,并在解題思路上鼓勵學生進行逆向思維,用實踐完善理論教學??傊嫦蛩季S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教師注重課堂滲透和引導,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參考文獻
[1] 丁莉.化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yǎng)及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04):15-16.
[2] 陳雷兵.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8(05):52-52.
[3] 龐勝利.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探索[J].教育,2016(12):00198-00198.
[4] 芮耀民.化學教學中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5):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