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明
摘 要:人類一切的生產、創(chuàng)造活動都是從觀察開始的,語文習作也不例外。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是一個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部分學生害怕寫作文,產生一種無從下手的無力感,或者習作時完全脫離實際,生搬硬套范文,寫出來的文章缺乏邏輯性和真實性。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學生對實際生活缺乏觀察和思考。就觀察法在習作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觀察法;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觀察法的運用一直是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近幾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教師將教學重點逐漸轉移到對學生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小學生心智發(fā)展水平有限,對習作的興趣不高,使得觀察法的運用遇到了不少問題。為更好地在習作教學中實施觀察法,需要教師合理有序地引導、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以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一、小學生習作困難的原因分析
小學生習作困難的原因諸多,有的是文章意思表達不明確;有的作文如同流水賬一樣,乏味且空洞;有的作文完全脫離實際,一些無意義的事物被放大等。這是因為小學生沒有豐富的情感體驗,自然不知道表達什么,如何表達。小學生缺乏寫作素材時,寫出來的文章雜亂無章,主要原因是不具備一定的寫作技巧,以及文學積累不足。比方說,學生在寫作文時沒有相應素材,就會胡編亂造一些事物,空談一些沒有的東西?;蛘呤呛翢o寫作技巧,教師也沒有傳輸學生過多的表達技巧,在正式寫作文的時候自然有心無力了??傊?,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學生不會觀察,不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與表現(xiàn)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興趣
為有效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使得學生在習作時做到有物可寫,言之有序,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興趣非常關鍵。教師可通過各種方法,拉近學生與實際生活的距離,增進學生與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以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首先,教師應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確定習作主體,并向學生提供觀察的主體內容,便于學生進行觀察。譬如,在針對小學中年級學生,可以家庭發(fā)生的趣味事物為主題,一方面,貼合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便于學生觀察;另一方面,觀察這些客觀事物,學生也能獲得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其次,引導并發(fā)揮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與興趣屬于相互促進的關系,學生充滿好奇心自然會產生興趣,細致入微的觀察離不開濃厚興趣這一重要前提。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可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以刺激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大膽質疑,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觀察的獨特魅力。
三、培養(yǎng)學生觀察習慣
習作素材來源于生活,學生需擁有良好的觀察習慣,從而在生活的點滴中搜集到自己所需的素材。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嚴把啟蒙關,有效地應用觀察法開展教學活動,努力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首先,教師需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周圍的事物,譬如常見的人或事等。教師可以定期為學生布置一些觀察任務,逐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其次,教師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觀察積極性,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將觀察行為當成一種日常的、自發(fā)的行為。再者,教師應鼓勵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及時記錄下來,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與其他學生、家長進行互動和交流。最后,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的鍛煉,引領學生全面、細致地觀察動態(tài)事物,如顏色、形狀等,對某些事物需進行長期追蹤,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觀察。
四、傳授學生觀察方法
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經驗,將觀察方法分為以下三種:第一,觀察需按照一定順序。觀察需明確方向、確定目標、制訂計劃,必須有邏輯、有順序地全面觀察。按照時間順序,可分為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按照季節(jié)順序,可以是春夏秋冬;按照方位順序,即東南西北、上下左右……觀察順序是多樣的,教師可結合具體觀察的事物,制訂科學的觀察計劃。第二,觀察需凸顯事物特征。觀察事物時應精準把握觀察對象的特點,諸如景物描寫,不同地理特征的景物都有自身獨特之處,哪怕是同一景物在季節(jié)方面存在差異的時候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狀態(tài)。教師在教學時,應著重強調景物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以體現(xiàn)出事物的特別之處。第三,觀察應緊扣重點。觀察事物過程中,應緊扣重點、把握細節(jié),譬如,“兩個大的眼窩里,藏著兩顆烏黑閃亮的珍珠,珍珠上的水越蘊越多,越蘊越飽,終于奪眶而出,流過她的面頰,就像露珠在荷花上滾動一樣?!庇^察得十分細致,能夠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教師應結合觀察主體、觀察目標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從而準確把握事物的本質。
總之,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運用觀察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正確觀察事物、把握事物、表達事物。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需從基礎的觀察能力做起。觀察能力是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態(tài)度、積累寫作素材、激發(fā)寫作興趣的保障,也是寫出精彩作文的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賈小偉.如何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57.
[2]杜英英.淺談小學語文寫作與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關系[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80.
[3]夏天美.觀察法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