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道陽
摘 要:以江西省上饒縣煌固鎮(zhèn)汪村學校、上饒縣第三中學兩所學校為例,采用問卷法、訪談法等方法展開主題為“初中物理微課教學現狀”的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兩所學校初中部物理教研組均開展了微課教研活動,實際的教學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在教師教學技能發(fā)展、校園微課教學硬件設施建設以及微課教學績效管理三個方面仍存在欠缺,希望受訪學校物理教研組能夠引起重視,并在今后的教改中予以完善。
關鍵詞:初中物理;微課教學;教研管理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江西省上饒縣煌固鎮(zhèn)汪村學校、上饒縣第三中學兩所學校為例,在具體的調研中共涉及兩所學校受訪的一線物理教師20人,學生200人。
1.2研究方法
首先,問卷法。編訂《初中物理微課學習體驗問卷》,利用課余時間發(fā)放給兩所學校受訪的200名學生,要求他們以匿名作答的方式完成問卷,后期共回收有效問卷18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0%。其次,訪談法。在課余時間與受訪的20名一線物理教師進行面對面訪談,了解他們關于物理微課教學實踐的經驗、想法和建議。最后,數理統(tǒng)計法。對調研所獲數據采用EXCEL軟件進行統(tǒng)計整理,以供后期撰文參考。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學生群體研究分析
調研過程中主要采用問卷法了解受訪學生關于物理微課學習的體驗,主要涉及到的問題包含以下幾個方面:①你對目前的物理微課學習體驗是否滿意?②你覺得微課教學對你物理學習成績的提升是否有幫助?③你希望老師從哪些方面入手改進現有的微課教學模式?④你是否支持學校進行進一步的物理微課教學改革?
通過后期統(tǒng)計將學生群體的調研結果整理如下:①45%的受訪學生表示“十分滿意”,35%的受訪學生表示“滿意”,20%的受訪學生表示“不滿意”;②30%的受訪學生表示“有顯著幫助”,45%的受訪學生表示“有幫助”,25%的受訪學生表示“沒有顯著幫助”;③35%的受訪學生表示“希望老師能夠加大物理微課教學的頻度”,47%的受訪學生表示“希望老師能夠采用更為新穎的微課教學方法”,18%的受訪學生表示“希望老師能夠提升微課教學的課堂活躍度”;④75%的受訪學生表示“支持”,25%的受訪學生表示“無所謂”。
2.2教師群體研究分析
調研過程中主要采用訪談法了解受訪教師有關物理微課教學的認知,主要涉及到的問題包含以下幾個方面:①您運用微課組織物理課堂教學的頻度怎樣?②您主要采用何種方法設計微課教學?③您認為限制您微課教學質量提升的最大障礙是什么?④您主要將微課運用于物理教學的哪種形式?
通過后期統(tǒng)計將教師群體的調研結果整理如下:①6名受訪教師表示“經?!?,10名受訪教師表示“偶爾”,4名受訪教師表示“基本不用”;②7名受訪教師表示“采用傳統(tǒng)的視頻教學法”,9名受訪教師表示“采用傳統(tǒng)視頻法+傳統(tǒng)物理課堂教學法”,4名受訪教師表示“采用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法”;③8名受訪教師表示“自身的微課制作及教學技能不足”,7名受訪教師表示“學校的物理微課教學設施不齊全”,5名受訪教師表示“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④10名受訪教師表示“主要用于理論教學”,6名受訪教師表示“主要用于實驗教學”,4名受訪教師表示“理論和實驗教學都會引入微課形式”。
3結論與對策
3.1結論
第一,受訪學校物理微課教學初見成效。首先,80%的受訪學生對現有的物理微課教學表示“十分滿意”或“滿意”,75%的受訪學生表示物理微課教學對他們學業(yè)水平的提升有“顯著幫助”或“有幫助”。其次,大部分受訪教師都會采用微課形式組織物理教學,且有一部分教師能夠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上述數據表明受訪學校物理微課教學已初見成效。
第二,影響受訪學校物理微課教學質量提升的因素仍有一些。由調查結果可將受訪學校物理微課教學質量提升影響的要素歸納為:教師教學技能不足、學校硬件條件有待改善等,此外,通過后期走訪發(fā)現受訪2所學校均未制定針對性的物理教師微課教學評價管理制度,這對于檢驗物理教師微課教學實效性,鼓勵微課應用積極性而言都有負面影響。
3.2對策
第一,加大物理教師微課教學技能的培訓。由受訪結果發(fā)現,相當大一部分教師的微課制作及教學技能不夠過硬,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極大的負面效應,為此建議受訪學校加大對物理教師微課教學技能的培訓,一方面,開展微課制作技能培訓。聘請微課制作的專家入校,指導一線物理教師學習微課制作的技能,例如:微課軟件應用技能、微課視頻編輯技能、微課資源總結分享技能等,通過培訓讓教師掌握扎實的微課制作技能,為他們順利開展教學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進行微課教學技能培訓??赏ㄟ^教學競賽、優(yōu)秀微課教師講座等方式,對一線物理教師的微課教學技能進行培訓,讓更多的物理教師掌握并學會應用微課這項教學技能,不斷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微課普及率。
第二,建設健全物理微課教學硬件支撐設施。建議受訪學校制定一個詳盡的規(guī)劃,爭取用3~5年時間通過投入資金、人力、物力等方式,不斷完善校園內的微課教學硬件設施,例如:百兆校園網、微課視頻播放屏幕、專屬的物理微課教學平臺以及資源庫等,從而為一線物理教師進行微課教學提供完善的硬件條件。
第三,制定物理微課教學績效管理政策。為提升受訪學校一線物理教師的微課教學能力,鼓勵更多教師應用微課教學手段組織教學實踐,建議受訪學校的物理教研管理部門應盡快出臺一些針對性的績效管理措施,例如:將教師采用微課形式組織教學的頻度、學生教評情況、教學競賽獲獎情況等納入教師個人業(yè)績的考評中,并將考評結果與教師物質獎勵、崗位晉升掛鉤,通過具體的量化考核績效管理措施激勵更多的物理教師研究并應用微課教學法。
參考文獻
[1]許國鵬.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167.
[2]李豆豆,蔡旻君,蘆萍萍,王菲.影子教學:將教師解放出來——微課應用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敘事研究[J].數字教育,2016(05):73-79.
[3]張婧.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物理微課教學[J].學周刊,2016(10):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