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黑莫阿牛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課外閱讀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guān)注。各個專家學者與教師都曾經(jīng)因為此而進行不斷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取得研究成果的也有許多。
在我國文化產(chǎn)業(yè)不斷發(fā)展的形勢下,小學語文教育作為我國的一項基礎(chǔ)性教育工作,要得到更加高度的重視。依照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時代背景要求,在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中應實施語文課文的閱讀性教學訓練。這是因為課外閱讀能有效提升學生對語文的了解程度。因此,本文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的作用為中心論點展開討論,分別提出了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從而實現(xiàn)學生語文作文與語文學習能力提升的目的。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課外閱讀 重要性
一、差異中觀察作文教學
每一個學生的內(nèi)在特性是不一樣的,不管是性格還是外貌都是有差異性的,因此其適應的教學方式也各不一樣。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學生自身性格特點作為教學研究的切入點,對學生開展相應的作文教學,使學生能夠參照自身不同的學習經(jīng)歷使用各種書面語言表述其內(nèi)心最深刻的想法。在日常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的教學觀念開展語文作文教學活動。另外,在這個過程中積極開展語文作文的教學評價,遵循激勵性的教學原則對每一位學生做積極評。這樣使得學生能夠在作文學習的過程中有自信與勇氣。另外,教師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作文精神教學方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也需要貫徹堅持誠信原則,進而有效提升學生作文寫作的素養(yǎng)與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培養(yǎng)學生講真話,在寫作過程中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寫下來的習慣,鍛煉學生用文字的形式對日常事物進行描述,并培養(yǎng)學生記錄的良好學習習慣。而學生作文書面表達的能力,除了課堂上的學習之外,課外豐富的閱讀也是十分必要的,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量與遣詞造句的能力。
二、開展課外閱讀對寫作的作用
(一)開展語文課外閱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因為小學生年紀不大,心智還不成熟,因此缺乏較好的自我約束能力,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等。所以針對小學生以上的種種特點,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一旦樹立起了學習興趣,才可能真正集中注意力,并以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加入到語文作文的學習過程。這樣也才不會讓小學生再認為語文學習是一種額外的負擔。
正所謂快樂的情緒更能夠造就成功,成功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習活動的生動開展。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隨時為學生樹立起榜樣的形象,同時在學生在樹立典型。當學生說出或者寫出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的時候,教師需要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而當學生說出一些其他學生不知道的知識 的 時候,教師也要大力表揚。這樣榮譽感的教導能夠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真正的快樂,同時也能夠增加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強化學生學習表達的自信心。
(二)開展語文課外閱讀對學生作文能力有所幫助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都有一個共識,便是讀書多的學生,知識面更廣,思維能力更加敏捷,遣詞造句等作文能力也更強。而對于涉獵書籍廣泛的學生而言,課堂上學習到的任何一個理念都能夠被看成是從各種書籍當中汲取學生的養(yǎng)分,這些知識成為了幫助其將自己腦中的已存在的學習概念聯(lián)系起來的紐帶。所以,閱讀課外書籍的數(shù)量越多,越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相反的,越重的家庭作業(yè)負擔,學生的課外時間也就越少,長此以往,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所以,著名學者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課外閱讀工作做好了,能夠幫助學生增加理解能力,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而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了樂趣,更加愿意投身學習,效果也就更好。
(三)開展課外閱讀促進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
學生需要積累的大量語言材料與作文素材。語言材料與作文素材一個是從生活中獲取,另一個是從閱讀中得到,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小學生每天 20 分鐘的午間讀報和自由組合的課外閱讀興趣小組活動的氛圍環(huán)境下,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寫讀書筆記,勤做閱讀卡片,同時對讀書筆記做評議。評議的過程中不但要重視數(shù)量的積累,也要重視質(zhì)量的積累。另外,教師要把最后的評定結(jié)構(gòu)和學生的語文成績聯(lián)系在一起,把其看成是期末閱讀成績的一部分內(nèi)容。這樣做的目的不但能夠有效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鞏固閱讀的成果,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促進課外閱讀工作的不斷推進。而且,寫作并不是單純的讀書筆記寫作,還包括和學生年齡相適應的體裁,如兒童詩歌、童話故事、隨筆等等。而要想寫出有模有樣的作品,是不能夠離開豐富的課外閱讀積累的。人腦的學習內(nèi)存大小,決定了其是否有豐富的思維。如果一個人毫無知識儲備,自然無法寫出聲情并茂、文采斐然的文章。
學生認真進行課外閱讀,將自己喜歡的文 字、內(nèi)容摘抄并且收集起來,久 而 久 之,就能夠深化對閱讀材料的印象與理解,不但拓寬了學生的學習面,而且也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的提升。材料積累的一項良好方式就是閱讀,可以使學生有豐富的寫作材料。其實,作文寫作過程也就是豐富的素材進行組成的過程。學生課外積累的知識多了,寫作過程中的底氣也就更足了。
三、結(jié)語
小學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重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與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偠灾?,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可摒棄作文知識積累與作文能力的鍛煉,需要將作文和閱讀有機結(jié)合起來。閱讀是一種輸入性方式,以語言文字為切入點,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表述方式;作文是輸出形式,需要使用學生課堂學習到的各種方式進行語言表達,看清語言的共同點,并豐富學生的作文組成知識,就能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建奎.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小學,2013(12):178.
[2]閆秀鳳.“真情實感”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6):90.
(作者單位: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特木里鎮(zhèn)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