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慧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歷來備受關注,這不僅因其在小學語文課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還因為平時老師們上公開課、聽課、評課也多鐘情于它。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著種種弊端,對小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嚴重的障礙。而面對這些問題和弊端,我們應該認真的分析總結,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采取相應的策略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099-01
培養(yǎng)濃厚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掌握正確閱讀方法,對于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努力探索閱讀指導的有效途徑,增強學生閱讀的趣味性、主動性和實效性,有意識地把閱讀教學作為重要教學目標同時進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知識水平。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要性
1.可以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理解文本內容。
有的教師經常有這樣的體驗:課堂上,自以為講得很清楚了,然而有些學生依然是懵懵懂懂,似懂非懂;有的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來說就好得多,他們一點就透,讓教師感覺非常有靈性。導致課堂上表現(xiàn)“良莠不齊”的原因,固然有學生資質的高低,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些學生廣泛涉獵閱讀書目,徜徉課外閱讀中的時候,他們的理解能力無疑隨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2.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提高寫作水平。
俗話說,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限制小學生寫作最主要的障礙即學生的經歷、閱歷有限,如果一個人胸無點墨,腹內空空,怎么能寫出膾炙人口的文章來呢?豐富閱歷一靠行萬里路,二是讀萬卷書,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很多妙語佳句。
3.開闊學生的視野。
世界就像一個大舞臺,上面的萬千景象和不同的風土人情值得觀賞、體驗。在閱讀中,他們可以接觸到蕓蕓眾生;在閱讀中,他們可以認識到萬千世界;在閱讀中,他們可以領略科學和自然的奇妙。閱讀,幫學生打開了認識世界和人生的一扇窗口,促使他們對人生產生更多的思考。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填鴨式”教學。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進行閱讀指導前應對課程內容進行詳細的理解和剖析,讓課程的教學形式趨于對話性、互動性。課程教學中的對話性、互動性可以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對閱讀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學習,同時也在閱讀學習中促進了社會互動性和合作意識。
2.閱讀教學中學生缺乏個性化閱讀。
閱讀是復雜的心智活動,包括多種心理活動過程,如感知、記憶、思維、想象,還有興趣、情感、意志等,學生主體通過這些心智活動,可以與高尚的心靈對話,汲取人類精神文明的營養(yǎng)。由于學生在個人經歷、認知水平、心理素質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學生閱讀同一文本的感受也會出現(xiàn)差異。
三、提升小學語文教學閱讀的有效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要以興趣為先導,努力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起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與強烈的閱讀動機,這樣學生才能充分調動知識儲備與生活閱歷,才能形成更多富有個性化的見解。針對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在閱讀教學中引入故事、游戲、多媒體等,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與趣味性,更能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特點,使學生對文本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2.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
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與學習方式,都有著豐富而多彩的心理世界與情感世界,這些差異性正是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的重要資源。因此,在教學中并不是將文本簡單地進行還原,更為重要的是要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將學習與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基于文本,以文本為中心,同時又超越文本,透過文字表面,達到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從而形成更多富有個性化色彩的見解與看法。
3.讓學生一起閱讀,相互交流。
在學生充分閱讀、主動思考的基礎上我們還要鼓勵學生大膽將自己的見解與看法表達出來,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交流與互動平臺,讓學生學會表達、學會發(fā)言、學會傾聽、學會總結,在學生的交流與討論中拓寬學生的認知空間,延伸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將學生的探究活動引向深處。當學生認知出現(xiàn)偏差時,通過學生間的討論與交流來自行修正;當學生意見出現(xiàn)分歧時,通過激烈的討論來讓學生達成共識。這樣才能真正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參為中心、一切以標準答案來約束學生的封閉教學觀,才能真正解放學生的思想與思維的枷鎖,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與聯(lián)想,這樣課堂才能出現(xiàn)更多的標新立異,擁有更多不同的聲音,才能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這樣的閱讀教學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參考文獻:
[1]唐一彪.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新視角,2009(6).
[2]黃元昌.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J].現(xiàn)代教育創(chuàng)新雜志,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