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曉
摘要:在“互聯(lián)網+教育”融合的時代背景下,以互聯(lián)網為手段的網絡在線課程已經成為當今大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就付費模式而言,在線教育產品一般都是一次性付費,若用戶首次課程學習體驗不佳,當用戶有新的需求時,很難再進行重復購買。因此在線英語學習平臺怎樣吸引學習者,同時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效果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考蟲在線英語學習平臺、英語課程、考蟲老師教學方式以及學習者自身等進行綜合分析,探索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效果的影響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以個性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平臺為基礎,以有趣互動的課程及開放包容的老師為支撐,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英語直播課程模式對在線課程學習者提高自主學習效果影響較大。同時梳理了考蟲網在線課程運營特點以及面臨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建議,為以后網絡在線課程平臺的發(fā)展提供一個方向。
關鍵詞:網絡在線課程;自主學習;網絡學習平臺;考蟲運營模式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5.080
1引言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線教育的形式、內容呈現(xiàn)出較大的豐富性。本文選取了以在線直播教學為主的考蟲教育平臺作為分析對象??枷x教育平臺通過直播+錄播的授課模式,是一個比較好入門的在線學習平臺,有簡單的技巧學習,有入門的語法學習,有特定板塊的單項學習,由淺入深,滿足絕大多數(shù)人的學習要求。同時能夠和學生有一定程度的互動,也能通過在線答疑解決學生的問題,在目前的在線教育平臺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很受當代大學生的喜愛。
2大學生網絡學習行為分析
為了分析網絡運營模式對大學生網絡學習效果的影響因素,本文在高校對網絡教育平臺使用者進行了問卷調研,其中回收230份,剔除30份無效問卷,剩余200份有效問卷,問卷回收有效率為70%。問卷問題主要涉及學習者自身的因素、教師的因素、網絡課程的因素、網絡平臺環(huán)境的因素。問卷分析如圖1。
2.1學習者自身因素分析
在網絡學習的動機一欄中可以得出,學生們的網絡學習的初衷不僅是出于對任務完成的目的性,還有很多人的出發(fā)點在于自我興趣驅使。這一點值得網絡平臺的構建者重視,完全可以豐富在線英語學習系統(tǒng)的趣味性,把目的性淡化,寓教于樂中自然會讓學習者體味到知識的樂趣。
在大學生進行在線英語學習選擇的工具這一欄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選擇最多的工具還是手機,它非常的便捷,只要在線英語直播開始,掏出手機,就可以進行學習,和平板和筆記本相比更容易攜帶和操作。這就要求在線學習平臺做好視頻壓縮,將直播文件轉化可下載的小的文件,同時生成手機客戶端與電腦網頁同步播出。
從表中可以看出,考蟲在線學習者對于提前制訂學習計劃的比例很低,只占36.51%,這不光是考蟲在線學習的學習者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訪談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在線學習者一般都是突然決定在線學習一些東西,對于學到什么樣子,達到什么目標,大多都沒有考慮。這種行為習慣要求在線老師要經常做好知識點的復習和考核,及時讓學生了解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在線學生要有自覺,常常進行課后總結和反思。
同時我們可以看出在線學習者的抗干擾能力還很低,和老師同學的互動雖然有一定的比例,但還不明顯。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由于現(xiàn)在手機雖然學習方便,但是手游和其他在線娛樂也同樣很多,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影響,這就需要學習者自生要加強對外誘惑的抵抗。在互動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在線學習者過多,有時候有問題老師可能很難及時解答,甚至會因為問題調查比例過小,而忽略該問題的解答。
2.2教師因素分析
基于以上圖表的內容看出,有很大一部分的在線學習者對于考蟲的老師是比較認可的,考蟲老師基本都是有著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學習方法的。有78%的在線學習者認可考蟲英語老師的講課形式。有80%以上的學習者認為其對學習英語有幫助。
2.3課程因素分析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考蟲英語在線學習的課程對學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考核和課時的安排上。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專注力是有限的,一節(jié)課45分鐘都會出現(xiàn)走神的情況。而考蟲為了在短期內完成教學,安排的課時較長,一次課2個小時,學習者很難全程跟播,往往課下需要看重播補上漏掉的知識點,造成時間的浪費。
同時雖然考蟲安排了考核,但這個考核主要還是由學生主導的,老師也只起到一個督促作用,強制性不大。往往由于學習者自生的惰性,這個考核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學生不了解自己的實際水平,老師也看不出當前的問題??己擞玫脑嚲硪泊嬖谝欢ǖ膯栴},只能在電腦上打開,或打印出來,在手機上看不了。
2.4環(huán)境因素分析
通過調查,平臺的布局和操作方便得到了學習者的一致認可,然而在平臺互動方面,平臺的功能有待加強,在上課老師提問環(huán)節(jié),由于網絡和設施的不穩(wěn)定,很容易掉線,導致提問的中斷,最后達不到老師想要互動的效果,而且學生一些存在誤解或偏差的想法也沒有及時得到糾正。而在上課即時互動欄,由于學生素質的參差不齊,老是刷一些無聊或不相關的話,以致刷屏過快,老師錯過認真學習者的提問,沒能及時解決他們的疑問。
3提高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效果的對策
綜合第二章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學習者自身的因素、教師的因素、網絡課程的設計因素、網絡平臺環(huán)境的因素綜合影響了學習者對考蟲網平臺的學習體驗,考蟲網的運營也存在著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為此,針對研究結果下文提出了系列改進建議。
3.1提升學習者自主學習效果
首先必須轉變學習觀念,形成良好的網絡學習意識。通過以小組或團隊的形式將學生有機組織在一起進行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同時培養(yǎng)大學生在網絡學習中的正確學習觀念和學習習慣是保證網絡學習效果的重點。
其次要增強學生自身的自覺性。學習者自身要有課程計劃,什么時候學習,什么時候休息,合理安排。每次學習都是帶著興趣和目的的,這樣學習的效率才能提高。
3.2轉變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趣味性
教師需要重新定位自己,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角色。
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不能僅僅是將書本知識復制轉移到網絡平臺上,應該學習成人學習心理,探索適合在線教育的模式,為學習者提高更優(yōu)質的服務。同時教師應該給予學習者非智力支持。對學習者多鼓勵和支持,提升學習者的學習動力。
3.3優(yōu)化網絡課程運營平臺
3.3.1提升學習平臺的信息反饋功能
當前在線課程學習平臺由于教師較少,師生評價比較欠缺,學習者的疑問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因此可以增加在線助教的數(shù)量,允許其他知道答案的學習者及時解答。然而僅僅給出正確與否的反饋是不夠的,還必須給予一定的解答或是評論,提供一些線索,讓學習者有努力的方向,才能維持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
3.3.2建立師生互動平臺
通過一定的交流平臺,如網絡精品課程、QQ、電子郵件等來進行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來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的求助老師,學生在精神上獲得了滿足,從而激發(fā)自我學習的熱情。
3.3.3合理控制視頻時間,優(yōu)化視頻內容及呈現(xiàn)方式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集中度最佳時間為25分鐘,因此,建議考蟲網課應該適當精簡單個教學視頻的知識點內容,縮短單個教學視頻的時間,提升教學視頻質量。教學視頻時間合理控制在15-30分鐘,包含1-2個知識點最佳。縮短視頻的時間和知識點內容,有利于學習者看完教學視頻后對學習內容的消化與總結。
3.3.4合理控制班額,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
為能更好的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保證學習者疑惑及時得到解答,建議考蟲網課合理控制班級人數(shù),進行二次甚至3次班級劃分。為不同班級開設小論壇,及時清理無效貼。對于學習者提出的問題,經后臺教師核驗存在教學意義即可推送給所有學員,鼓勵所有學員進行解答,加強學習者和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性,促進核心學習者形成。此外,要按照合理的師生比例為學習者配置輔導教師,教師可以同學習者協(xié)商確定回答問題的周期,免去零散、重復的提問,節(jié)約學習者學習時間。
3.3.5建立學習動力激勵機制
考蟲網課所有學習者均為付費學習者,考蟲可以采取適當?shù)奈镔|獎勵來激勵學習者的積極性。如對學習者的登錄情況、在線情況、活躍程度等進行累計,達到一定限度后給予獎勵。或在考試結束后,可以選取成績優(yōu)秀的學習者進行獎勵獎學金,激勵學習者以后繼續(xù)進階學習。通過一定比例的物質激勵,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在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雙重作用下,發(fā)揮更好的激勵效果。但是這種模式不是單向的,它需要配合教師的監(jiān)督,在激勵模式不起作用的情況下,教師仍然要身先士卒,對于培訓學習計劃沒有按時完成的學習者進行跟蹤和督促,以此來提高學習效率。
4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考蟲在線課程運營模式與影響大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因素,發(fā)現(xiàn)其內在關聯(lián)與互動機制。通過考蟲在線學習平臺分析總結當前互聯(lián)網直播教育環(huán)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狀,思考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方法,同時對在線教育平臺的運營及發(fā)展提供了一些建議。
然而,對于如何去除學習者對網絡課程直播平臺“泛娛樂化”的印象,提高在線學習意愿,樹立平臺的規(guī)范化意識,堅定學習信念,形成用戶行為習慣粘性,在今后仍需要繼續(xù)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何登溢.“互聯(lián)網+”視角下我國在線教育產業(yè)成長前景研究[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8,(02):7077.
[2]鄭旭蓉,黃川林,徐超越,于敬洋.基于“互聯(lián)網+”的教育直播平臺探析[J].價值工程,2018,37(04):165166.
[3]郭鳳麗.高校研究生MOOC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
[4]鄭宇梅,李榮耀,張桂芳,等.提高網絡課程教學效果的對策研究——以河北水利電力學院為例[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16(12):170171.
[5]李雅箏.在線教育平臺用戶持續(xù)使用意向及課程付費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
[6]趙悅.淺析網絡多媒體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6).
[7]嚴峻,黃瑞,李明.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網絡課程教學模式比較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