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音樂課的審美教育中,決定因素是它的學科特點。音樂教學在審美教育方面與其他學科所不能比擬的是它獨特的功能和作用。但長時間以來,音樂這一門學科偏向“專業(yè)化”,習以為常地把音樂課只看做是一門學習唱歌、識譜、技巧的放松的課程,以至于音樂課的審美功能和作用不能充分的表現(xiàn)和發(fā)揮出來。這種片面和狹隘的思想認識與其不太適應的落實教育的方針形成鮮明對比,必須及時地糾正和全面改變。為了使審美教育全面進行,落到實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樹立以教育為目的,加強審美教育,才能保證審美的效果。
關鍵詞:音樂教學;審美教育;中學教學
一、 問題的提出
如今世界上許多發(fā)達國家都把國民素質、發(fā)展教育看成為國家發(fā)展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我國得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的重要實施內容就是審美教育。音樂教育的重要價值體現(xiàn)也是審美教育,學生的音樂審美情感體驗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培養(yǎng)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水平給學生是極為重要的。
通過自身的體驗才能獲得美的感受,所以在新編的音樂教科書中必須要加強審美教育,廣大音樂教師的教育觀念中也必須體驗出來,在平時的音樂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更應該體現(xiàn)出來。然而,音樂課仍然存在為了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只灌輸音樂知識與技能的現(xiàn)象,也沒有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的音樂課,音樂審美教育的作用也失去了,所以這種現(xiàn)象急需改變。
二、 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能被人感知的一切美好因素必須經(jīng)過人的審美心理作用的相互作用才能體驗得到??梢娫谌粘I钪姓紦?jù)重要作用的審美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學生是一個國家新生的希望,要能夠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審美能力,是新課標要求初中教育必須具有的,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審美觀和價值觀。而審美教學的重要通道就是音樂教學,可以發(fā)現(xiàn)的是中學音樂教材中的審美特征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是無處不在的,無論是歌曲的演唱舞蹈動作在舉手投足之間表現(xiàn)的優(yōu)雅沒有不突出審美的表現(xiàn)。若音樂教材能夠被教學者充分利用,音樂教學方式被正確地采用,也利用音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念是毋庸置疑的。
三、 傳統(tǒng)中學音樂教學的方式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以課堂教學為主是教師講授的重要方法,給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是按照課本的內容進行的,把相同類型的音樂播放都是放在學生理解之后,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只是想聽更多的音樂而不是想學習更多的一些音樂課的內容。所以,對音樂內容進行補充是教師應該在完成課本內容之后必須做的,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到更多的音樂課的內容,再與課本上的知識進行相結合,也不會再被局限在簡單的樂理知識上。如果有的學校有條件,音樂的鑒賞課程也可以在音響效果好的多媒體教室進行,這樣既能夠給學生比較立體的音樂享受,又能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和感悟,再加上對音樂知識的了解。這樣就會讓學生的審美能力更好地提升。
四、 中學音樂教學的目的
要想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和鑒賞音樂的感受,首先必須要做的就得是提升學生的聽覺能力,只有通過自己的耳朵聽到音樂才能感覺到到,再用自己的感覺器官對音樂進行辨別,才能使學生走進音樂,使他們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要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氣氛中得到放松,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五、 增強音樂對審美的教育
(一) 創(chuàng)造審美的環(huán)境
在課堂上為同學加強審美教育的同時,在校園環(huán)境建設上邊也要加大力度。學校不僅僅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學習環(huán)境還應該提供一個很好的生活環(huán)境,組織一些讓學生能夠激發(fā)審美的活動,也是老師當下應該做的,通過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們對審美的興趣,這種活動也是檢驗學生自己學習成績的比較好的途徑,讓學生對藝術進行不斷的追求,發(fā)展生活中比較美好的一面。例如,在上午上課之前,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比較歡快的音樂,讓學生在歡快愉悅的心情下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后邊,在用課件上課時也可以用一些中外名曲做課件的背景音樂,不但可以烘托氣氛還可以讓同學們欣賞一些名家之作,是一舉兩得的方法。在同學們休息的時候,可以給同學們播放一些比較安靜的、柔和的可以同學們放松身心的一些名曲,不但可以讓學生減輕學習的壓力,更能讓學生認識新的歌曲,也是一個挺好的方法。通過給學生滲透音樂的方法,即能讓學生通過音樂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又能通過音樂來豐富自己的生活。
(二) 在音樂作品中感受美
音樂也算是一門藝術,所以要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感悟和學習。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比較有名的音樂的視頻,這種方式會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美,而且這種方式也能使同學對音樂劇也有一些了解,這就是通過視覺和聽覺這種比較直接的形式更好地了解音樂想要表達的意境,使同學的印象更加地深刻,感受更加地直觀。使學生在音樂的道路上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還有可能使同學有對音樂創(chuàng)作的想法,如果學生有創(chuàng)作音樂的想法,那就意味著學生對審美有一種新的提升,也能使學生真正了解了音樂作品中的美。
(三) 提高音樂審美教育
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不僅僅表現(xiàn)在對音樂意境和情感上產(chǎn)生的共鳴,而且還有可能在音樂中找到自己的追求,找到自己人生的追求,在體驗音樂愉快意境的同時,也能夠使他們對生活,對學習更加地有激情,更加地熱愛,還有可能提高其他的美德方面。因為音樂也本來就是給學生享受美的過程,最終的目的也是讓學生情緒能夠更平和,更好地被控制,讓學生的情感和情緒能夠更加平和也成了最終的目的。
六、 總結
總之,我們應該使用各種方法,把好的音樂作品讓學生自己來體驗,教師只是描述音樂作品,而不是解釋音樂,音樂是有很多的不定性,所以讓學生自己去體驗會更好。我們通過審美教育也能培養(yǎng)學生一些別的東西,比如,個性,自信心,創(chuàng)造性等。所以,我們得加強教師對審美的觀念,清楚技能技巧只是一種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周麗莉.如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5(30):214-215.
[2]逄翠娟.如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開展音樂審美教育[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2):246.
[3]逄翠娟.如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開展音樂審美教育[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2):246.
作者簡介:
沈蓉勝,中小學二級,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興仁縣回龍鎮(zhèn)回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