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展 吳磊 張軍威 黃溢 柏書銘
摘 要:大學生學研團(以下簡稱學研團)是一種典型的新型思想政治(以下簡稱思政)教育模式,他突破傳統(tǒng)思政教育單向式的交流,將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并舉,形成師生的雙向溝通。通過紅色之旅的方式參觀一大會址、尋訪秋白足跡,讓學生、教師和紅色經(jīng)典近距離接觸,學習紅色文化,感悟紅色精神,并進行主題演講征文比賽,形式雖傳統(tǒng),但可以將實踐收獲理論化、系統(tǒng)化,更易于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案例;創(chuàng)新模式
一、學生自主參與思政研學的意義
第一,將學生的個人特長同思政建設板塊相結合。學研團內部設有三個分組:科技組、宣講組、外宣組??萍冀M負責理論成果的研究,解讀時事政策,形成便于學生及社會群眾接受的內容,并定期匯總成果。宣講組則將科技組的研究成果形成宣講材料,通過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功底較好的學生將理論成果帶到同學們當中去,并聯(lián)系社會,做到進工廠、進社區(qū)、進企業(yè)、進政府。外宣組則是將所有建設成果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擴散出去,進行進一步的宣傳,加深同學們的印象。按照學生的個人特長分組不僅可以保證學生憑借自己的特長,還可以保證學生的熱情與活力。
第二,將學校與社會相連接,緊跟社會熱點。當代大學生不應該只是獨居象牙塔,在思政教育方面,更應該結合社會熱點和群眾需要。同時,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學校都有思政實踐課程,且開設思政實踐的項目多為微電影制作,PPT演說,流于形式,內容時效性不強。為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同學們更好地關注實際,做到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皆知。
第三,變灌輸為開發(fā),變引導為指導。傳統(tǒng)思政教育以單向輸入方式為主,缺乏課堂互動,收集學生意見渠道較少,這使得教師的教學熱情大打折扣。在思政教育中,教師更像是輪船上的舵手,其需保持方向的正確,進行課程進程的把控。而學生則要承擔起水手的重任,靠自己的努力去進行學習,避免“前排沒人坐,全都玩手機”的尷尬狀況。
二、學生自主思政教育案例
2018年5月9日,學研團全體成員在胡錦濤同志帶領下來到瞿秋白紀念館、瞿秋白母校覓渡橋小學和省常中參觀學習,通過毅行的方式,更全面、更深入、更真切地了解瞿秋白,走進他偉大的精神世界。
2018年5月,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和《共產(chǎn)黨宣言》發(fā)表170周年,學研團積極響應團中央發(fā)起的“青年大學習”的號召,舉辦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青年使命”主題演講比賽。入圍選手們結合十九大啟示和兩會精神各抒己見,觀點清晰,見解獨到,展示了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心聲。
學研團這樣一種思政教育模式的設立讓思政理論課堂“活了起來”,促使師生們積極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加速形成“一體兩翼”的教學模式?!耙惑w兩翼”中的“一體”即系統(tǒng)講授、專題教學、實踐教學的“三位一體”,“兩翼”即“研究型+互動型”教學。在“三位一體”模式中,學校設立學研團,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思政教育課堂中,在注重系統(tǒng)講授基礎上,邀請學生實踐思政教育活動,同時讓學研團聘請的導師為學生解析重大社會熱點問題。
三、河海大學思政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總結
通過以上的經(jīng)驗總結,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套創(chuàng)新性的思政教育模式。一是日常設定上課內容,不必刻板按照課本進行PPT講解,可就一個點讓各個小組分別進行分析,各個小組可以分析不同熱點進行單元知識網(wǎng)絡的構建,并可以將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與社會問題相結合,鍛煉學生對思政知識的應用性。二是進行周期性的成果考核,開放的學習模式需要嚴格的考核方式進行保障,對周期性成果進行百分制打分或評級,以作為平時成績的重要參考,并且可以適當提升平時成績的比重。實踐性作業(yè)的開展,可以不限定某一特定模式,可最后以多媒體的方式進行展示。三是書面考試的開展,建議理論性的知識以理解性的問題問出,避免開卷考試變成手速大戰(zhàn)。
參考文獻:
[1]田傳信.大思政視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實踐育人模式及其價值[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2):106-110.
[2]韓 艷.淺議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huán)境的類型[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