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都成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還是由于種種原因,小學數學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目標不明確、知識脫離生活、課堂調控不科學等等。鑒于此,就如何改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從以下幾點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改進策略
由于種種原因,小學數學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目標不明確、知識脫離生活、課堂調控不科學等等。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本人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當下雖然小學數學教學在新課標教學理念的推動下,也有了改革與創(chuàng)新,但是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發(fā)展。
以下,本人就針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采取的相應教學改革策略,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希望對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有所幫助。
一、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方向,要想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老師就要在教學前,結合教學內容,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跟著課堂教學目標進行學習,也讓老師在教學中更好地把握教學節(jié)奏,爭取把講練結合起來,實現(xiàn)當堂內容,當堂掌握、消化的目的。比如,在“平移與旋轉”的教學前,我就根據課本上的教學要求,制定了教學目標,首先,要讓學生通過觀察他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xiàn)象,了解平移和旋轉的不同與特點。其次,讓學生結合動手操作,觀察、推動,并正確認識平移的方向和距離,理解平移。動手在方格紙上嘗試著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豎直方向平移的圖形,加深對平移的理解。第三,通過“平移與旋轉”的相關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變換的數學思想,認識到數學與我們生活的無處不在的聯(lián)系,認識數學的價值等等。有了明確的目標,教與學都會有一個要完成課堂小目標的渴求,從而大大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真正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新課程的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數教學活動要注重學生的實踐,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所以,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就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學生學習的特點,設計一些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把所學數學知識進行運用,提高他們運用能力和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乘法的意義”時,我給學生一道這樣的題:“小兔有6×6的胡蘿卜,小猴有6+6的胡蘿卜,小猴非說它和小兔的胡蘿卜是一樣多的?同學們,你們覺得一樣嗎?為什么?”學生在思考了后說:不一樣。因為他們很快算出了猴6+6的胡蘿卜=12根,還有同學背著乘法口訣說“六六三十六”小兔的是:6×6的胡蘿卜=36根。最后老師和學生一起總結,雖然6+6和6×6符號前后都是6,但是由于它們中間的符號不一樣,所以結果就不一樣。同學們,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定要想清楚,看清楚符號再算哦。小兔、小猴子本來就是小學生喜歡的動物,再加上把它們置于生活情境中,融入題目中,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又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有效調控過程,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都是由一個一個的環(huán)節(jié)組成的,能使環(huán)節(ji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就能有效調控課堂教學過程。這個調控,首先是老師能在預設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的需要隨時調整,讓教學更貼近學生需要,化解教學難點;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充分考慮教學氣氛的變化,積極調整,不要讓教學陷入機械的、僵化的、沉寂的泥潭,失去課堂應有的活力。作為小學數學老師,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隨時給課堂注入鮮活的元素,進行有效的調控。比如,在“平行四邊形面積”這一節(jié)的公開課上,如果按照計劃流程,老師首先要和學生一起復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進行知識的遷移和聯(lián)系后,再出示平行四邊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老師可以接著說:“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同學們,準備好了嗎?”這時,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公式是底乘高。”教室一下子安靜下來了,這時老師要調控課堂,問學生:“你是如何知道的?”學生說:“預習的時候了解的?!边@時老師不但可以順理成章地說出預習對課堂學習的重要性,還要鼓勵學生嘗試著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如此一來,不但激起了其他學生的斗志,還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不管這個學生說得對與不對,都為接下來的教學過程做好了鋪墊,為課堂有效教學奠定了基礎。
總之,小學數學和語文一樣,都是小學階段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為學生以后學習打基礎的關鍵,對學生學習、成長和發(fā)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不但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還要在新課標的引領下勇敢改革,努力用自己的教學藝術、方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松.導師支架 自我教育:基于自我效能感的學困生轉化模式探析[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8(6).
[2]王永芳,穆增貴.小學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