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對小學語文的教學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需要有能夠提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而思維導圖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是有一定幫助的。思維導圖的學習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連接符把整篇文章的內容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知識網絡,完成記憶的銜接,讓學生的左右腦思維活躍,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對知識的記憶。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給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便利,有利于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思維導圖;知識記憶;教學質量;語文閱讀;小學
思維導圖被稱為“智力的終極思維工具”。由于思維導圖是有利于人腦進行記憶、思維發(fā)散的一種方式,基于這一優(yōu)點,越來越多的教師把思維導圖這一便捷工具用到了教學中去,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一些發(fā)達國家從小學就開始有針對思維導圖的教育。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方法在我國也正在興起,把它應用于語文閱讀的教學中,不僅僅可以加強他們對閱讀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能力,做到事半功倍。
一、 思維導圖簡述
(一) 思維導圖來源
思維導圖這一概念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形成的,思維導圖模擬的是人腦中突觸與突觸的連接。它主要是把看似沒有聯系的知識以及內容聯系起來,在知識與知識之間形成通道,就像大腦中的神經突觸一樣,這樣可以讓記憶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讓知識形成有規(guī)律可循的知識網,從而更加系統化。
(二) 思維導圖的作用
通過對人腦的研究表明:圖像信息相比于其他的信息來說,更有利于人們的掌握和利用,圖像信息的傳遞效率比文字信息高出很多。思維導圖去掉的是文字中繁雜的部分,注重的是核心內容,也減輕了大腦的記憶壓力。圖像有著易懂、方便、快捷的優(yōu)點,因為圖像是人們首先認知的東西,其次才是語言。思維導圖能夠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以應用于所有的認知領域。在小學語文的應用上,比如對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可以做到抽絲剝繭,導圖的核心就是中心思想,隨著中心思想展開的是其他的細枝末節(jié)。思維導圖可以留給人深刻的印象,并且加強大腦對知識的存儲。
(三) 思維導圖的意義
針對小學生的記憶特點,他們更喜歡生動可愛的卡通圖片,在語文的學習上,有一些課文內容要求學生背誦記憶,如果學生單純地進行背誦,容易讓學生產生負面情緒,從而降低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思維導圖是繼多媒體之后可以增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的又一先進教學方法。老師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課堂教學有所創(chuàng)新,符合新課標中對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求。
二、 小學語文與思維導圖的關系
(一) 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特別是五六年級,新課標要求這一階段的學生有更多的閱讀量。課本上有些課文會要求背誦,這就增加了學生的記憶負擔。有些不擅長記憶的學生會因此喪失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五六年級的學生也正是思維發(fā)展的高峰期,在這一階段,具象思維的思維方式開始向抽象思維轉變。學生逐漸對復雜的有新意的問題感興趣,這一階段也是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的高速階段。
(二) 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
思維導圖能夠將復雜的信息根據主次位置分門別類地進行管理。在小學語文的閱讀中恰恰有主次之分,中心思想,各個分點,最后的總結。只要能將其中的關系捋順,對于課文的記憶就會容易很多。這樣的思維導圖式訓練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地去理解文章大意,找出中心思想和總結各段內容,在學生的大腦里會形成關于這篇文章的知識結構。這樣系統的記憶能夠讓知識短時間內被記憶并且得到更久時間的保留。
思維導圖是進行語文學習的催化劑,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思維導圖可以結合多媒體軟件,可以輔助教師進行知識的教學。老師可以把課堂上的主干內容用醒目的圖形表示出來,然后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枝干的描繪,再進行內容上的細分。在課堂上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對每位同學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進行提高,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使課堂的教學質量也隨之提高。讓學生自己對某篇閱讀內容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避免了學生單純地概括段落大意的枯燥,還能加強學生對本篇文章的理解,使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上融會貫通,加快對知識的汲取。在思維導圖的設計上,每位學生都是設計師,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開發(fā),學生會提高對課堂知識的興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概括文章大意的良好習慣。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量較大,需要很多的記憶背誦,教師需要的是把知識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并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地進行知識的吸取。而思維導圖可以集聽、說、讀、寫于一體,讓學生的左右腦的記憶同時進行,增強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慢慢地培養(yǎng)學生形成知識的網絡,對于閱讀內容從整體上進行把握,進行知識的概括學習。
三、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需注意的問題
(一) 教師應靈活運用思維導圖
在思維導圖的使用上,需要注意構建清晰的知識網絡,需要有水到渠成般的感覺而不可以牽強。老師必須要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刻的剖析了解,在課件的制作上注意運用多種生動的圖案做到對思維導圖的點綴以及對于導圖中不同分支的區(qū)分。讓學生喜歡上閱讀。
(二) 培養(yǎng)學生使用思維導圖
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只依靠老師對課文內容進行總結,而且要學會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散性思維。這就需要老師做到對學生的閱讀進行要求,找一些閱讀難度適當的課文讓同學對文章內容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網絡進行自主構建,從而老師進行的不僅僅是知識的教授,還有能力的灌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地對思維導圖的使用還能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符合國家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 總結
思維導圖對小學語文教學有很大的益處,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快速掌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我們要培養(yǎng)老師在語文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的習慣。思維導圖在今后會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徐敏升.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語文天地,2018(09):19-20.
[2]林楚堅.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49):75-76.
[3]湯金琴.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D].蘇州大學,2017.
[4]郝春霞.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09):75.
作者簡介:
陳建蘭,江蘇省如皋市,江蘇省如皋市開發(fā)區(qū)何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