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高中語文是高考重點考查的科目,其學習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高考成績。對此,高中語文教師需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應用,結合學生實際應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改善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就比較式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比較式閱讀;高中語文教學;運用
語文是高中生學習的重點,其學習質量的高低不僅會對以后的高考造成影響,同時語文課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思維和學習能力的重要平臺。因此,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尤為重要。而這就需要語文教師以科學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開展教學活動。比較式閱讀作為課堂中比較常見的教學方法,其在教學中具有指導學生閱讀,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作用。
一、開展比較式閱讀的意義
現(xiàn)階段,高中學生普遍對語文學習處于比較放松的狀態(tài),認為語文學習比較簡單,不用花太多的精力。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語文學習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那么導致學生忽視語文學習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想主要是因為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更多的是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語文學習對學生情感世界的培養(yǎng)和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發(fā),進而導致了課堂教學只是在針對考試知識點講解,課堂氛圍沉悶,學生提不起興趣。對此,高中語文教師需響應素質教育要求,以豐富深入的課堂內(nèi)容,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式閱讀就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教學方法,其是以教材內(nèi)容為基礎,尋找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促使學生對原文知識進行理解的一種學習方法。它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拓寬學生的語文知識,為學生寫作提供素材,而且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對原文中的知識點產(chǎn)生思考,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比較式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文章內(nèi)部比較
比較式閱讀是以語文教材為基礎,圍繞語文教材開展的教學方法。咋高中語文教學這能夠進行有效地比較式閱讀,首先就需要學生將教材中的文章讀熟、讀透,接下來才能讓學生在比較式閱讀的過程中增加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和印象,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例如《我有一個夢想》這篇課文,學生可能都不太理解這個“夢想”具體指什么?那就這就需要學生結合原文中“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兌現(xiàn)諾言”“我夢想有一天,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能與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攜手并進”等字眼結合美國歷史進行比較。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這篇文章具有明顯的針對性,通過一系列黑人被壓迫的遭遇向我們反映了人種差異下黑人受到地非人待遇,并由此引入了作者的夢想——人人平等,黑人享有與白人同等的權利。
(二)文章之間的比較
長期的應試教育已經(jīng)逐漸挫敗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對此,高中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需應用比較式閱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文章背后的深刻含義。例如高中語文第一冊中記錄了三首中國現(xiàn)代詩《再別康橋》《死水》《贊美》。這三首雖然風格不盡相同,但是應用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同是在帝國主義侵略背景下誕生,分別表達了三位作者在經(jīng)歷中國侵略后的思想動態(tài)。首先是徐志摩先生,他曾三次到過康橋,也曾寫過三首記錄康橋的詩,但表達的心情卻大不相同,第一次是依戀,第三次卻是理想破滅的落寞和孤寂,這是由于徐志摩先生回國后看到帝國主義侵略和軍閥統(tǒng)治下的舊中國,使他痛感康橋理想主義的破滅,并由此產(chǎn)生了頹廢的心情。而《再別康橋》卻成為了流傳至今著名詩篇。而聞一多先生的《死水》同樣是在此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既是作者對舊社會的諷刺,也顯示了作者對丑陋現(xiàn)實的絕望心情,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贊美》也是中國侵略時期的代表作,既是為中華民族的苦難而悲戚,又是為中華民族的覺醒而贊嘆,顯示了詩人對現(xiàn)實社會的關注和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我想這三首詩雖然不同,但情感確是依次遞進,運用比較式閱讀剛好能夠為學生刻畫一個明確的現(xiàn)實社會,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詩人融入其中的感情。
(三)文章與影視作品的比較
隨著影視作品的多元化發(fā)展,在豐富我們生活、為大眾提供休閑娛樂的同時,一些影視劇也對學生學習產(chǎn)生了誤導,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好的作品可以幫助學生加強知識理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改善課堂的沉悶氣氛。例如學習高中課文中《鴻門宴》這篇文章。這是一篇文言文,學生學習起來十分費勁。對此,教師就可以結合《鴻門宴》電影進行講解。教師首先可以就《鴻門宴》電影進行了解,在電影中選取與課文聯(lián)系密切的情節(jié),然后對應課文進行講解。這樣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此外,通過電影情節(jié)的輔助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鴻門宴》中知識點的理解,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不會因為長時間不復習就忘記。
總而言之,比較式閱讀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此,高中語文教師需加強對比較式閱讀的認識,結合教學內(nèi)容科學有效地開展比較式閱讀教學,以此來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推動高中語文教育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靜.比較式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6,(9).
[2]張昊.比較式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解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4).
[3]陳勤.比較式閱讀與高中語文教學[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6,(5).
[4]宦春艷.參較式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