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丹 孫先洪
摘 要:語言學習可以促進思維品質的發(fā)展,而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本文在探討英語教學中思維品質的產(chǎn)生背景及其意義的基礎上,結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英語的教學案例,從打亂文本順序、領會文本要旨、探討寫作框架以及設計語言表達任務方面探索促進中學生思維品質發(fā)展的方法。
關鍵詞:英語閱讀;思維品質;培養(yǎng)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促進中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是所有中學教師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教師應該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和概括出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方法?!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提出,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材料里面包含著豐富的信息,通過閱讀學習實現(xiàn)增長知識和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教學目標。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為案例,以思維品質為指導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內容,探索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等思維品質的方法。
一、思維品質的提出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把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教育的戰(zhàn)略性任務,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對青少年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基本素養(yǎng)和發(fā)展思維的雙重任務,要求對學生在掌握英語語言知識的基礎上注重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反映了其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黃振定指出,“語言的靈活性來源于思維的豐富性,語言的準確性來源于思維的確定性”,這說明語言的特性在某種程度上是由思維決定的,語言和思維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二、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英語教學與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地將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與閱讀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增長語言知識和發(fā)展思維能力的雙重目標。閱讀的過程實質上是學習者進行知識建構的過程。課標明確了英語閱讀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閱讀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查找具體信息、整合文本內容、梳理文章結構的能力,同時還要鍛煉學生對文本的推理預測能力。
三、初中英語閱讀的現(xiàn)狀分析
《課標》要求英語教學要承擔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基本素養(yǎng)和發(fā)展思維的雙重任務。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語言知識,還要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fā)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反思這些問題,充分利用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四、培養(yǎng)中學生思維品質的閱讀教學策略
1. 打亂文本順序,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英語課文有個明顯的特點,即篇幅相對較短,可以采用多種閱讀教學形式。上課前,教師先不給學生提供完整的語篇閱讀,而是打亂文章的順序,讓學生通過思考把句子結構梳理清楚,形成完整的閱讀。比如,在Where is my schoolbag?這篇文章中,教師可以把它分解成六個簡短的句子,打亂順序呈現(xiàn)給學生。
① My keys are in the schoolbag ,I have a clock, Its on the desk.
② In my room, my books and tapes are in the bookcase.
③ Im tidy but Gina is not.
④ Im Kate, and my sister is Gina.
⑤ Ginas book are everywhere—on her bed, on the sofa and under the chair, The white model plane is hers, Its under the desk.
⑥“Where are my keys? Wheres my schoolbag?” Gina always asks.
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每個句子,并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把六個句子組成完整的語篇。在一篇文章中,一般開頭是介紹的句子,所以就可以選擇④作為文章的開頭句,簡單地介紹完成以后就是文章的中心句③,引領著下面的文章,首先講述的是“Im tidy”,然后圍繞“ but Gina is not”展開敘述。這種文本閱讀方式打破了原來的直接閱讀,上升到讓學生自己進行文本整合,這是一個思維鍛煉的過程,逐漸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深度。
2. 領會文本要旨,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性思維作為思維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篇文章中,同樣也有主旨句“Im tidy but Gina is not”。下面是通過對比來描述Kate和Gina分別放置的物品及其位置來照應文章的主題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繪制表格的方法來梳理文章脈絡,厘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題句。如下表所示。
學生通過認真閱讀課文,找出了文章的對比信息,然后靈活運用本單元的重點單詞“but”把相關的信息聯(lián)系起來。比如:Kates books in the bookcase but Ginas books are everywhere,鼓勵學生多練習諸如此類的句式,學生不僅可以掌握重點詞匯“but”,而且可以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主旨,進而逐步提高概括能力。
3. 探討寫作框架,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運用閱讀策略,深入理解文本信息,提升思維層次,發(fā)展批判性思維。在進行文本排序后,學生的結構排列并非一致,那么,還有沒有其他的排序方式?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就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此時,有的學生認為,分別陳述了Kate和Gina的對比信息,然后把“Im tidy but Gina is not”作為最后一句,可以起到總結全文的作用;有的學生則認為,可以把它放在中間部分變成文章的過渡句,前后銜接更加自然流暢。這種探究式學習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靈活處理文章的寫作結構,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4. 設計語言表達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能力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就是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閱讀,培養(yǎng)寫作表達能力,在最后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了解寫作框架之后,對比自己和父母的房間,寫一篇類似結構的文章。一方面可以加深對文本細節(jié)和結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尚梅林.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科學論壇,2015(12).
[2]李曉蕓.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fā)展的高中英語閱讀課例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7(S1).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省本科高校教學改革面上項目“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應用研究及實踐”(課題編號:2015M052);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編號:SDYY16099);山東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專項重點項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證研究”(編號:BZGW2017003);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橫向課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研究”(編號:R15WD08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丹丹(1991— ),河南內黃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理論與實踐;孫先洪(1977— ),山東肥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