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鴛鴦
摘要:情境導入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將其運用到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中,可以有效地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主要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優(yōu)化情境導入應用的對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優(yōu)化;情境導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6-0006
在這個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人們越來越注重對信息技術的教育。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并讓他們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信息技術課程雖然被列為基礎課程,但是與傳統(tǒng)的基礎學科不同的是,其教學活動都是在機房內進行,主要注重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優(yōu)化情境導入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一、生活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可以增強學生對于學習的體驗,并且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境進行導入,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進行理解,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在設計情境導入的時候,可以多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入手,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關聯(lián),通過這種生活情境導入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索。比如:在學習“電子賀卡”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情境:“同學們,我們班同學(選擇就近生日的學生)的生日就快到了,讓我們親手給這位同學制作電子賀卡,給他送上一份祝福,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怎么制作電子賀卡吧!”這樣,就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課程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帶著積極性去參與到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
二、問題情境導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去對問題進行思考,問題是思維的開端,同時也是學習的動力。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他們對于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很多創(chuàng)造性活動,都是源于對問題的好奇心和興趣。所以,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的設置問題,利用問題情境進行新課導入,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探索,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質疑意識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合理的問題,并且還需要巧妙設疑,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質疑,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對“文件夾”這一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問題情境導入的方式進行新課導入,教師可以這樣設問:“大家都知道廣州只有一條北京路,那么在對其他的路進行命名是時候就不能夠再叫北京路了,不然就會讓人們產生混淆,但是在其他城市就可以把道路的名稱較為北京路,請問這是問什么?這與我們的文件夾的命名又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進行新課學習,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并且還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實踐活動導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通常情況下,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都是在機房內完成的,那么多的學生在擁擠的機房內進行學習,學習環(huán)境差,這也就使得很多學生逐漸對信息技術課程失去了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巧妙利用戶外實踐活動來進行新課導入,通過創(chuàng)設戶外實踐活動情境,有效地增強學生對于學習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知識的興趣。所以,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當善于運用戶外實踐活動導入。例如:在對“圖片的獲取和處理”這一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戶外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派發(fā)一個相機,然后讓他們把自己認為學校最美的風景拍下來,這時學生都會表現(xiàn)出很高的興趣,在學生拍攝完成之后,教師讓所有學生回到機房,將自己所拍的照片導入到電腦內,然后進行篩選,選出自己認為拍的最好得照片,然后問:“你們想不想讓照片變得更加的漂亮”。這時教師再結合教材,講授學生怎樣對照片進行剪裁,怎樣去調節(jié)照片的色彩、亮度和飽和度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實踐動手的能力。
四、故事情境導入,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會用平淡無奇的語言給學生教授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枯燥乏味,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就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巧妙利用故事情境導入的方式來進行新課導入,為學生講授關于信息技術方面的奇聞異事或者名人事跡等等,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帶著熱情進入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生從變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荧@取。例如:在講解“電子郵件”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有關于郵票誕生的故事,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情境,進而引出有關電子郵件的知識,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可以讓學生對知識充滿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進而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利用優(yōu)化情境導入的教學方法更加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靈活運用情境導入的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對于信息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快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進而有效地提高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并且也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梅 莉.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優(yōu)化情境導入的應用[J].讀寫算:教研版,2014(8).
[2] 陳 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優(yōu)化情境導入的探討[J].中學課程資源,2014(8).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嘉縣甌北五中 3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