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康萍
摘要:作文是情感的一種表達,它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語文功底,也能清楚地表達出學生的內心世界。初中是語文成績提升的好時機,它既有小學時積累的功底,也不會像高中時被大概定了型。所以,在初中時期,教師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語文成績上突飛猛進。作文又是語文的核心,因而,教師應當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把自己的功底和內心想法都通通展現(xiàn)在作文上。作文也是語文的一大項,在考試卷上往往占著大量的分值,所以,教師應當重視在作文上的培訓。
關鍵詞:作文;教學;思考;積累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8-0059
目前,語文在我國中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愈加體現(xiàn)出來,語文成績在教學中所占比例也居高不下,這主要是由于語文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以及人生觀的建立是密切相關的。所以,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的價值,在工作中注意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盡力發(fā)揮語文教學的作用,為人才的培養(yǎng)作出相應的貢獻。
一、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從根本出發(fā),首先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只有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才能自己積極主動地參與寫作。通過平時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文就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就是學生對于平常的語文寫作沒有興趣,從而導致的心理抵觸。所以,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使學生從“教師要我寫”到“我自己要寫”的心理轉變,從當初的痛苦寫作變成樂在其中。所以,教師首先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寫作中,擺脫從前的寫作抵觸心理。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對于寫作題材感興趣,只有有了興趣才會主動進行寫作。
二、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對于初中生來說,在作文中出現(xiàn)錯字和病句是在所難免的,或是由于自身的疏漏,或是由于漢字、語法基礎的欠缺,都有可能造成學生在寫作時出現(xiàn)上述紕漏。然而錯字和病句現(xiàn)象在寫作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較多會直接影響寫作的整體效果,同時這也是學生“真實寫作水平”的體現(xiàn)。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避免病句和錯字的出現(xiàn)。而對此最佳的方法就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即堅持“先思考、后下筆”“先有骨再有肉”的原則進行寫作。這種方法不僅需要學生在對整個文章結構進行先構思再寫作,還需要學生在沒下筆寫一個句子之前就將整個句子所要表達的內容思考清楚再理性寫作,通過這種思路的引導,當學生形成習慣之后,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錯字的出現(xiàn)、病句的出現(xiàn),同時還能夠防止作文寫作的“頭重腳輕”,以及“結構混亂”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因此,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注重這些寫作習慣,就能夠很大程度上防止這些寫作弊端的出現(xiàn)。
三、增強學生的寫作欲望和表達能力
教師要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調動和增強學生的寫作交際動機,這種方式有很多,如:可以播放學生喜歡的音樂或視頻、動漫情境等方式,通過這些方法,可調動學生的寫作欲望,增強學生的寫作動力,同時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如果身處于該事件中應如何面對種種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在調動了學生寫作欲望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思考分析能力以及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這些元素都是寫作不可缺少的要素。另一方面,語文教師應協(xié)助學生創(chuàng)設與之相關的生活情境,與學生引起共鳴,也可調動學生的寫作欲望。
四、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寫作的過程雖然是學生進行知識輸出的過程,然而也是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的過程,因此學生想要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就必須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進行創(chuàng)造。而目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沒有做出嚴格要求,這就導致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過度模仿的情況,學生模仿他人的寫作框架、模仿表達方式、寫作內容等,這也就導致學生的文章出現(xiàn)了千篇一律的情況,讓人讀起來毫無新意。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進行創(chuàng)新,并且要寫出個人的真情實感,不能總是模仿他人的寫作套路。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還要采取一些激勵性的措施激勵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例如對于在寫作過程中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寫作的同學,教師應該及時給予表揚。
五、運用開放式的作文教學發(fā)散學生的寫作思維
所謂開放式的作文教學,是指教師不預設刻板的教學目標,不勾畫硬性的教學流程運行軌跡,不套用死板的作文評判標準,而讓學生在自由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發(fā)散思維、張揚個性、展示自我,使學生在獲得知識、提高寫作能力和作文水平的同時,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審美能力得到提升,主體意識得到張揚。作文因其橫向的擴展和縱向的延伸,因而具有開放性。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到學校之外感受生活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從而不斷擴大學生的寫作領域。課堂之外廣博的生活知識、豐富多彩的生活經(jīng)歷、風景優(yōu)美的名勝古跡、氣勢恢弘的名山大川,都應成為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的材料和源泉,都可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和靈感。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不斷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開拓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六、學會積累素材
很多時候,學生都抱怨作文寫不出來東西,在練習作文或考試寫作文時,教師都能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作文,只寫個題目,就在那里冥思苦想,想了許久,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很多時候在考試中,學生的時間分配都不太合理,很多時候留給作文的時間其實不太多,如果這樣耽擱時間,不但會導致作文寫不完,還會影響整張卷子的分數(shù),那是什么導致學生沒有東西可寫?我們在寫作文時常常會舉例說明,特別是在寫議論文的時候,一個論點需要有一兩個例子支撐,舉例說明會大大增強文章的知識性和說服力,也能適當?shù)貛兔Α皽悳愖謹?shù)”。
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對寫作的迷茫與探索的階段,這時教師應該格外注意對于學生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通過讓他們擁有寫作的興趣,加以閱讀的補充,再加上平時的訓練,進而形成自身的寫作風格,真正讓學生愛上寫作,不斷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寫作能力切實得到飛躍。
(作者單位:安徽省定遠縣第二初級中學 2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