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燕
[摘要]層遞式教學法是一種逐漸提升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應用層遞式教學法,能逐步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這對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提升非常有益。教師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從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有針對性地開展寫作訓練、鼓勵學生寫作蘊含真情實感的文章等方面入手,論述層遞式教學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層遞式;創(chuàng)新;寫作訓練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24-0021-02
作文,就是圍繞一個主題且結合具體實際情況,經(jīng)過作者的發(fā)散思維、語言構建,表達作者的所聞所見所思。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學生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結合生活現(xiàn)實、人生觀、價值觀等,通過豐富的寫作技巧寫出與主題要求相符的文章。由此可見,作文是學生寫作技巧和文學積累的體現(xiàn),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筆者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實施層遞式教學模式。所謂層遞式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建構主義理念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它提倡由易到難,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綜合表達能力,這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是非常有益處的。鑒于層遞式教學模式對初中作文教學的價值,筆者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論述層遞式教學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初級階段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層遞式教學第一步最基礎的步驟,就是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只有積累了大量的知識,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寫作能力才能逐漸提高。
為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會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在閱讀過程中儲備知識,用心去領會語言的靈活應用,從中積累語言素材。教師可以根據(jù)初中生的情況,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文學作品,以及有利于寫作能力提高的作文素材。教會學生做好積累摘抄的工作,定期提供范文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模仿范文。還可以定期組織讀書報告活動,讓學生說出閱讀的心得體會。教師也可在報告會上持續(xù)宣傳閱讀的好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和良好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當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就會寫出內(nèi)容豐富、文采飛揚的文章,表達欲望自然也會強烈。
如在開學之初,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可建立班級圖書角,選出幾個能承擔圖書管理與圖書宣傳工作的負責人,組織學生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有了讀書的興趣,積累了文字素材,有了寫作欲望,就會積極參與作文訓練活動,寫作水平也會相應提高。
二、第二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寫作訓練
層遞式教學,如爬階梯一樣,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之后,第二階段就是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寫作訓練。寫作如同孩子學語言,先是從模仿開始,然后再自由表達。初中生由于沒有強烈的文章結構意識,也缺乏成熟的寫作技巧,更沒有完善的抽象思維能力,所以,寫作應該從模仿開始。通過模仿,能使學生掌握文章基本的結構形式,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掌握作文的基本范式,奠定扎實的寫作基礎。作文模仿訓練可從簡單的仿寫句式開始。也就是說,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定的句式,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句子的結構特點與意義,模仿寫出幾個相類似的句子,逐漸過渡到文段仿寫。在文段仿寫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范文的文段,然后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從中把握文段的層次、選用的句式和修辭手法。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模仿文章結構,從而使學生領會與掌握段落的分層技巧,作文開頭、結尾以及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的寫作技巧等,逐漸培養(yǎng)學生學會寫作成熟的作文。在模仿中,學生逐漸熟悉作文的語言、修辭手法、寫作技巧等,掌握基本的寫作能力。
教師可以每天提供幾個句子給學生,讓學生做仿寫訓練。這些句子有著不同的修辭手法與不同的結構形式,表達不同的思想內(nèi)容。學生模仿一段時間之后,領悟了修辭手法與句式技巧,積累了思想感悟,寫作能力就會有所提高。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為例子,里面的文章都是敘事與抒情類文章。通過描述事件、描述事物、描述對話、描述人物動作表情等來構建思路,達到豐富文章的效果。教師可以在班級開展以“故事”為主題的作文活動,給學生一周時間,讓他們細致去觀察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人物與事件。同時,教師應該向?qū)W生布置任務,一天做完一個段落的描寫,在段落訓練時要求學生學會“自圓其說”。段落訓練包括結構、情感導向、句子含義、句子結構等,使學生能夠有意識地做段落結構方面的設計,以及融入自己的情感,達到逐漸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三、第三階段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寫作蘊含真情實感的文章
層遞式教學的第三階段,就是鼓勵學生積極創(chuàng)作。在經(jīng)歷了第一階段的素材積累與第二階段的模仿訓練之后,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初步學會了文章基本結構的寫法。因此,在第三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創(chuàng)新寫作。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去關注身邊的事物,引導學生形成對事物的辯證認識,使學生形成獨特的觀點與富有個性的情感。
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與體驗,圍繞“善”的主題來寫作文。有些學生就寫出自己對“善”的體驗,認為對別人施予“善”,就是為自己積累人脈,最終都是使自己獲益;有些學生認為,“善”的存在,是社會生存與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有些學生則認為,“善”應該施予給懂得感恩的人……
再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雨水”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有些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獨特思考,以“雨水”的聲音為出發(fā)點,描寫道:“雨水的聲音如同大提琴的綿綿聲音,讓人沉醉于雨滴節(jié)奏之中?!币恍W生以“雨水”營造的環(huán)境為立足點,描寫道:“嘩啦啦的雨水,令整座城市都是雨幕蒙蒙,如同置身在幻境之中?!庇行W生寫道:“我喜歡在雨天漫步在小巷子中,感受那彌漫在空氣中淡淡的憂愁……”學生通過這些作文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揮。
在層遞式教學的第三階段,教師的目標是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在之前的寫作教學中,學生已掌握了扎實的作文基礎知識和積累了廣泛的閱讀量。在這一階段,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寫作興趣,指導學生把握例題,掌握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技巧,讓學生在即使受寫作條件限制的情況下,也能寫出結構恰當、內(nèi)容詳實的文章。由于初中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寫作方面也提出了高標準與高要求,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文教學目標的時候,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為出發(fā)點,不斷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在寫作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反思,在與同學互相對比的過程中尋找存在的缺陷,不斷提升寫作水平。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層遞式教學法,能系統(tǒng)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層遞式教學,讓學生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體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的實用價值。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