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
摘 要 眾所周知,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應達到的四大能力,其中寫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難度的。僅靠語文課本每學期7—8篇大作文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寫作能力的提高是靠多練多寫形成的。因此,減緩作文訓練的坡度,較有效的方法就是平時抓小練筆積累。
關鍵詞 寫作;積累;興趣
中圖分類號:G212.2,F(xiàn)01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9-0180-01
一、形式靈活,打破常規(guī)
“小練筆”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可以自由發(fā)揮,主動權在于自己。內容的選擇可進行專一的描寫,可寫一件完整的事,可介入個人情感,可評價人和事等。形式上不拘一格,篇幅可長可短,隨自己的時間及心情境況而定。這樣,我們可在自己的計劃中進行練筆,有利于培養(yǎng)寫作興趣,自覺地參加到訓練過程當中。
二、從積累入手,開拓寫作思路
剛開始寫小練筆時會覺得難以把握,打不開思路。為此可有目的地進行廣泛閱讀,借鑒成功的寫作模式。通過閱讀一方面可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另一方面可進行片段仿寫,從中激發(fā)自己的生活閱歷,引起共鳴,從而產生寫作欲望。
小學生生活積累還不是很豐富,往往事情經歷之后感受不深刻,所寫會言之無物,所以進行必要的知識積累,以勾起自己對生活的同感或聯(lián)想,是很好的方法之一。我們除了發(fā)揮語文課本的能力,通過背、速讀、熟讀,擴大知識面外,還可以發(fā)揮圖書、剪報等作用,以豐富自己的閱讀資料。積累豐富了,自己對生活的感覺會逐步深刻,感情投入也會越來越多,而這種投入會自覺地打開我們思想的閥門,從而打開了寫作思路。
三、從觀察入手,豐富寫作素材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有意識的豐富自己的見聞,環(huán)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庇^察是學生寫作素材來源的主要渠道。在觀察時,我們要善于觀察生活中的小材料,如一棵小樹、一朵小花、一點感受等。按照自己生活實際去培養(yǎng)能力,不求有驚人之作,旨在培養(yǎng)興趣。同時,還要注意把定向觀察與隨機觀察結合起來,把觀察到的事物帶進課堂,注入自己的寫作素材當中,寫入自己的小練筆當中,這樣把零碎的、分散的會變成集中的;陌生的會變成熟悉的。經過長期的觀察活動,會使我們的精神感受越來月豐富,作文就會“文思如泉”。
四、合理訓練,提高技巧
為了使“隨筆”科學合理,在方法上,要由易而難,循序漸進??稍谇懊嫣岬降闹R積累的基礎上逐步展開訓練。最初可采用“摘錄式”摘抄名人名言和優(yōu)美的詞句、段落等。接下來進行記敘式或描寫式、議論式練筆。記下一天中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評價自己感受深的人和事。這樣的練習篇幅上可長可短,逐步發(fā)展,到自己具備了基本的寫作能力后可進行專題訓練。這時所寫之物不再是簡單的記敘描寫,而是心得式、感想式的練筆。通過抒情、議論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在講求寫作方法的同時,寫作水平也會有質的提高。
五、經常練筆收益多
長期系統(tǒng)的隨筆練習。首先,可以幫助我們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一旦寫作需要時就可信手拈來,靈活運用從而解決“無米之炊”之難。其次,隨筆形式活潑多樣,可長可短,這樣會消除我們畏懼作文的心理,激發(fā)寫作興趣。再次,通過隨筆可以使我們的情感得以發(fā)泄,或喜或悲,盡情書寫,使我們的精神世界健康發(fā)展。另外,在日久天長的寫作過程中,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會逐步增強,寫作技巧會越來越高,這正是我們所期待的。
總之,“小練筆”訓練由于內容不定形式靈活,我們可在自己有限的時空范圍內主動參與,盡情發(fā)揮,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是語文學習中采用的有效手段之一。它會減緩我們寫作的難度,會培養(yǎng)自己的寫作信心,使自己自覺地進行寫作,最終形成較強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