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娟
摘 要 近幾年來,青少年犯罪事件頻繁發(fā)生,各式各樣的校園暴力事件也層出不窮,并呈現(xiàn)出日漸低齡化的發(fā)展趨勢。這種惡性事件的頻繁出現(xiàn),無一不在提醒我們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同樣需要重視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讓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思想道德品質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R8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9-0049-01
隨著信息技術以及網(wǎng)絡的持續(xù)性普及,網(wǎng)絡查找已經(jīng)成為大部分中學生進行資料查閱、信息查找、知識獲取的主要途徑。除此以外,網(wǎng)絡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社交平臺和休閑娛樂場所,學生能夠在網(wǎng)絡上結交新朋友、了解新事物、放松身心。在網(wǎng)絡上,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有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知識、適應社會。但是也正是由于這種便捷性和寬松性,在網(wǎng)絡上,學生能夠擺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行為規(guī)范,很容易使學生的價值觀念出現(xiàn)偏差,不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信息技術課堂是他們接受系統(tǒng)的網(wǎng)絡教育的主要場所,因此,老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時,就需要滲透和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能夠在獲得系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育的同時,還能夠獲得科學且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網(wǎng)絡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隨著網(wǎng)絡的日漸普及,網(wǎng)絡使用者呈現(xiàn)出日漸低齡化的趨勢。但是對于一些年齡較小的未成年人而言,他們還不具備良好的判斷能力和分辨能力,對于網(wǎng)絡上形形色色的信息,他們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很容易沉迷其中,甚至誤入歧途。因此,許多青少年都出現(xiàn)了心理健康問題,甚至出現(xiàn)了病態(tài)心理。為了讓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狀況更為良好,老師就必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一)兩者本質相似,融合較為協(xié)調
在新課程教育觀念和教育理念當中,老師不但需要將本課程的基礎知識教授給學生,還需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因此,老師在對學生信息處理能力以及信息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的同時,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然后有針對性的開展課堂教育活動。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兩者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兩者如果能夠進行融合教學,必定會產(chǎn)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學效果。例如老師在對《網(wǎng)上資源搜索》這一章節(jié)內容進行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在網(wǎng)絡上查找一些與心理健康有關的內容,然后將自己所查找到的內容和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和交流,讓學生能夠對心理健康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這種在信息技術課堂當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模式,既能夠讓學生學會如何進行網(wǎng)上資源搜索,又能夠讓學生得到更為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導。
(二)老師可以對網(wǎng)絡進行充分利用
對于一些心理健康和心理狀況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而言,他們很擔心自己的心理問題被他人知道,更擔心會被周圍同學以及老師家長知道。因此,他們不敢向身邊的親朋好友、老師尋求幫助,其心理一直處于一種封閉和自我保護的狀態(tài),使得其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做出一些極端行為,導致出現(xiàn)無法挽回的后果。而網(wǎng)絡則具有較好的保密性和隱蔽性,學生能夠在匿名的狀態(tài)下進行心理咨詢,從而接受到更為系統(tǒng)和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利用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信息技術課程的娛樂性、趣味性、實踐性更為凸顯。因此,大部分學生都對信息技術課程有著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非常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老師的教學活動當中。而老師就可以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更加理想。例如,老師在對與“ppt制作”有關的教學內容進行課堂授課時,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制作幾張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ppt,看看哪一個小組制作的ppt更加精美。這種讓學生進行小組競賽的學習方式,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有效的轉移到ppt制作上來,這樣既能夠使學生對與ppt有關的知識進行充分掌握,又能夠讓學生更加全面和深刻的對心理健康知識進行了解。
四、挖掘潛在教育內容,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當中,不乏與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知識。因此,老師就需要對其進行挖掘和提取,利用好這些潛在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滲透教學。例如老師在對與“資料收集、信息處理”有關的內容進行講解和分析時,就可以安排學生以“如何對網(wǎng)絡上的信息進行區(qū)分”為主題進行討論和交流,幫助學生正確區(qū)分和辨別網(wǎng)絡上的信息,做到善用有利信息,拒絕不良信息。另外,老師還可以給出幾個真實案例讓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思考如果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對其進行處理和解決。而老師在對《網(wǎng)上資料的下載》這一節(jié)內容進行課堂授課時,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平時在網(wǎng)絡上會下載一些什么資料和資源,分別是從什么渠道進行下載的,下載的資源是否綠色健康等等。學生討論結束后,老師可以這樣對學生進行引導:“同學們,網(wǎng)絡雖然給我們的學習以及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我們在進行資料和信息的查找以及下載時,一定要注意分辨信息是否綠色健康,避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笨偠灾?,在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老師必須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對其進行挖掘和提取,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教育以及培養(yǎng)。
五、總結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課程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存在著極其緊密的聯(lián)系,老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授課時,需要滲透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的信息素質與心理素質能夠得到同步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常守堂.淺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小學電教,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