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梅
【摘 要】目的:探析正念認知療法應用在抑郁癥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7月-2018年5月本院抑郁癥患者78例,按雙盲法分組標準均分為參照組、實驗組,各39例,前者提供常規(guī)治療,后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前提下提供正念認知療法。對比兩組抑郁量表評分與自殺意念評分。結果:實驗組治療后的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自殺意念各指標評分均大于參照組,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正念認知療法運用在抑郁癥患者中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使其自殺意念降低。
【關鍵詞】心理狀態(tài);正念認知療法;抑郁癥;自殺意念
【中圖分類號】R74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2
據資料顯示,抑郁癥的產生及進展與患者對不良軀體感受[1]、自身痛苦情緒的錯誤認知以及干預關系密切,因此有學者建議對此類患者實施正念認知療法,以期改變患者的行為及思維模式?,F就本院2016年7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48例抑郁癥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治療的臨床價值展開探析,陳述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礎資料 本次研究起止時間為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共選取我院78例抑郁癥患者參與研究。實驗組19例男及20例女,年齡平均(36.84±6.37)歲,病程均值為(2.53±0.62)年;參照組17例男及22例女,年齡平均(36.01±6.44)歲,病程均值為(2.72±0.84)年。2組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指導患者服用氟西汀治療,藥物劑量控制在每日20mg到60mg,最大劑量不得超過80mg/d;同時,并指導服用氯米帕明,每日劑量控制在150mg到300mg,2次/d。
實驗組:在上述治療的前提下提供正念認知療法治療:
1.2.1 掃描全身:告知患者閉上雙眼,由腳到頭或由頭至腳依次掃描,精細知覺機體各個部位,能使患者對疾病的關注度轉移到身體,并使其焦慮、抑郁、不安與緊張等不良情緒得到緩解。
1.2.2 冥想靜坐:指導患者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對自身進行不逃避、有意識以及不予批判地進行觀察,同時觀察身體呼吸起伏,對機體各種感覺加強關注,包括對周圍環(huán)境氛圍變化耐心觀察,自我體會覺知狀態(tài),直到體驗消失。
1.2.3 冥想行走:待患者體驗感覺消失,再指導患者放松行走,告知患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腳步和接觸地面時的知覺上,提高運動時對軀體的感受。
1.2.4 感覺呼吸:囑咐患者將眼睛閉上,保持靜坐狀態(tài),將關注度集中在呼吸上,保持均勻呼吸迅速掃描身體,對自身腹部變化仔細感覺,并將注意力放置在異樣軀體上。
1.3 療效標準(1)參照Zung抑郁自評量表[2]判定兩組心態(tài)變化,總分為0分至76分,無抑郁:評分低于8分;可能抑郁:評分8分到20分;中度抑郁:評分21分到35分;重度抑郁:評分超過35分。(2)參照自殺態(tài)度心理問卷[3]調查兩組自殺意念,調查指標包括對自殺行為性質的認識、對自殺者家屬的態(tài)度、對安樂死的態(tài)度及對自殺者的態(tài)度。對自殺持認可、寬容、理解態(tài)度:≦2.5分;中立或者矛盾態(tài)度:2.5分到3.5分;歧視、排斥、否定與反對態(tài)度:≧3.5分。
1.4 統(tǒng)計方法
利用SPSS22.0處理數據,()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抑郁情緒分析
治療后,實驗組抑郁評分較參照組低,P<0.05,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自殺意念指標評分
參照組自殺意念各指標分值均小于實驗組,構成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抑郁癥屬于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患者主要特征可表現為持久且顯著的心境低落,病情嚴重者不僅會出現厭世自卑等不良情緒,還存在自殺意圖。
正念認知療法是在認知療法的基礎上加入正念思想理念,并借助正念冥想技術產生及發(fā)展的,其在當下心理咨詢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經查閱文獻得知,正念是指的是患者對當下體驗的覺知狀態(tài)[4]以及特質,而正念訓練則指的是關注開放且自由意識的過程,包括覺察與思維的形成,實施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通過引導患者以不加評判以及接受的心態(tài)關注并察覺當下的體驗,使患者形成情緒、思維以及感覺等方面的體驗,進而以主動的正性姿態(tài)對痛苦體驗加強觀察,使患者能自覺發(fā)現問題,并配合指導者的工作。本研究對選取的78例抑郁癥患者采取了兩種治療措施,一組行常規(guī)治療,另一組行常規(guī)治療+正念認知療法,結果顯示實驗組抑郁情緒得到顯著改善,與參照組相比優(yōu)勢顯著,且自殺意念評分與參照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提示單純采用藥物治療抑郁癥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而實驗組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再輔助正念認知治療方法可行性高,能及時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自殺想法,使其獲得良好的預后。
總之,對抑郁癥患者施行正念認知療法行之有效,能使患者擺脫抑郁情緒的影響,以正性心態(tài)面對生活,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孔凡貞,鈕美娥,趙惠英等.正念認知療法在抑郁癥患者中的研究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2):1502-1505.
任雁娟,林小敏.正念認知療法在抑郁癥患者日常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34):174-177.
孫磊,王瑩,陳清剛等.藥物合并正念認知療法對抑郁癥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的影響[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7,27(3):197-199.
穆燕.正念認知療法干預對抑郁癥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自殺意念的影響[J].海軍醫(yī)學雜志,2017,38(6):53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