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隆亮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巧解詞、多造句,注重小練筆和大習作的交叉訓練,引領(lǐng)學生勤觀察、多實踐,并認真做好作文評改,這樣就能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方法指導;綜合訓練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24001401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第二大板塊,是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開展“雙基”綜合訓練的重要領(lǐng)域,更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我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以下幾種作文教學方法。
一、在閱讀教學中巧解詞、多造句,為習作奠定基礎(chǔ)
詞句是作文的基礎(chǔ),在講解課文和進行詞語教學時,教師總要考慮到學生將怎樣運用詞語。所以,我在教學中不是孤立地讓學生理解詞意,而是結(jié)合句子,聯(lián)系生活實際,借助手腳、五官、表情,讓學生領(lǐng)悟詞語的內(nèi)涵。如模仿表演讓學生領(lǐng)悟詞意;借用多媒體課件,通過耳聞目睹,讓學生寫出詞語;口頭或書面造句,讓學生掌握詞語;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運用詞語。
例如,人教版語文第六冊《參觀南京長江大橋》一課出現(xiàn)了“聳立”“挺立”一對近義詞,我在教學時就給學生編句子,讓學生口頭選詞填空。如:“操場下面聳立著高大的教學樓,教學樓前面挺立著高高的旗桿?!蓖ㄟ^課堂中的編句子填空訓練,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這兩個詞的運用范圍。又如,人教版第十冊《爭畫》一課,文中連續(xù)出現(xiàn)了“淺斟慢酌、談天說地、道古論今、其樂融融”四個生詞,我讓學生想象春節(jié)期間親朋好友在一起聚會時細斟慢飲、無所不談、開心愉快的情景,并口頭造句給學生聽。在鞏固生詞的聽寫中,我不直接念詞,而是造一個句子,讓學生寫出要聽寫的詞語。如:“ ‘改革開放以后,我的家鄉(xiāng)發(fā)生了很大很大的變化可以用什么詞語來描寫的呢?”學生就會寫出“翻天覆地”這個詞。
二、注重小練筆和大習作的交叉訓練
俗語說:“工多藝熟。”作文如果僅靠每學期的八次訓練是練不好的。于是,我就采用“大小結(jié)合、長短結(jié)合、快慢結(jié)合”的辦法,把作文練在火候上,一學期至少練筆十六次以上。
小練筆是隨課文講讀后,趁熱打鐵進行仿寫,讓學生大膽學習課文中的寫作方法,選用其中的好詞佳句進行練筆訓練。大習作是在上完一組課文后按教材要求進行作文訓練。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五冊《趙州橋》一課后,我?guī)ьI(lǐng)學生參觀測量了家鄉(xiāng)的亮司大橋,并讓他們仿寫課文第二段,然后再完成教材安排的作文,允許學生給小作文充實內(nèi)容,或者另構(gòu)思寫別的建筑物。于是,有的學生就寫了家鄉(xiāng)的亮司大橋,有的寫了家鄉(xiāng)的亮司鐵索橋,有的寫了自家的房屋。至于作文完成時間的快慢問題,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做出靈活要求。一般小練筆慢,因為要精心引導學生布局謀篇和遣詞造句;大作文則要求快些,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在四十分鐘內(nèi)完成。
三、勤觀察、多實踐,真正做到“有米下鍋”
“作文并不難,就是把做過的、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等抓住重點按一定的順序?qū)??!边@是我鼓勵學生寫作的常用語。但“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關(guān)在教室里寫,作文寫不出來,更寫不好,要讓學生出去看一看、做一做,找到“米”再回來“煮飯”。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怎樣抓住重點,按什么順序?qū)懀鯓佑迷~。如人教版第八冊《桂林山水》的課后練筆要求寫一處美景。于是,我?guī)ьI(lǐng)學生游覽了家鄉(xiāng)的亮江河,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并一邊觀察一邊口頭造句。又如,人教版第七冊的“積累運用三”的作文是寫秋景,我就組織學生秋游去家鄉(xiāng)的平江溪和林場,讓學生眺望遠山、俯瞰亮司大壩,并指導他們由遠及近地觀察,把看到的物、色、景寫下來。這樣先觀察后記錄,作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四、認真做好作文評改,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學生作文按時交卷了,教師要及時地批改反饋,不要拖到十天半月后才發(fā)給學生。批改作文有多種方法:(1)教師批改。先普遍瀏覽,看看總體水平如何,然后逐篇批改,好詞佳句用波浪線畫下來(差的作文哪怕只有一兩句通順的話也畫下來),其他情況用教材規(guī)定的修改符號,病句進行修改,錯詞給更換。開頭結(jié)尾如何、過渡怎么樣、哪些段好、哪些段差都給予批注,總的情況如何,都在作文后面給出總評。(2)集體批改。把有代表性的作文寫在黑板上(或用白紙抄好后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提出意見,教師用紅筆當眾批改。(3)交換批改。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批改要求和評分標準,讓學生學會用教師的方法去批改、打分并簽上名,再交給教師復查。
認真批改,及時講評是調(diào)動學生作文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是作文教學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切不可忽視。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幫助學生解決“怕作文”的心理障礙,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增強他們的寫作自信心,讓學生學會從生活、書本中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讓作文走進學生生活,使學生寫出具有靈氣的作文來。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