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流
【內容摘要】近些年來,“學習共同體”教育概念開始悄然興起,并逐漸滲透到高中政治課堂之上,對高中政治教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隨著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社會各界對于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在整個教育界正在發(fā)生深刻變革的大背景之下,高中政治教育工作也亟須引進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教學活動,以提升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yǎng)思想素質過硬的合格人才?;诖朔N現(xiàn)實,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構建學習共同體就顯得十分必要與重要,不但為高中政治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還為學生學好政治知識提供了新方法。本文立足于筆者自身教學實踐與研究,對學習共同體的內涵與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體的構建策略,以期為廣大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 學習共同體 策略
引言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理念,“學習共同體”概念成為了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對象,其對于構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起著重要作用,在此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可以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對于構建學習共同體的研究關系著高中政治課堂氛圍,關系著教學質量的提升,值得我們每個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一、“學習共同體”基本概念與作用
正確認識一個新興事物是我們發(fā)揮其作用的基礎和前提,我們要想發(fā)揮學習共同體對于高中政治教學的作用,就必須對其概念與作用行成一個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1.“學習共同體”基本概念
“學習共同體”指的是一個以學生與教師一切組成的學習團體,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師生關系,在學習共同體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有著更頻繁的交流、溝通與互動,師生之間可以共享信息,分享知識,師生之間以一種平等的關系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一個科學完善的高中政治學習共同體應該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①有著明確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
②有著不同的學習小組供學生學習討論與展開協(xié)作;
③有著合理的信息溝通與交換機制,師生之間的平等學習;
④有著有效的信息分享機制,使每個人的觀點得到自由發(fā)表。
2.“學習共同體”的重要作用
構建高中政治課堂學習共同體的重要作用表現(xiàn)為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補充與發(fā)展。很長時間內,高中政治教學陷入了說教式教學的尷尬局面。一方面,教師在政治教學中高高在上的單向性知識灌輸不僅沒起到提升學生政治素養(yǎng)的目的,反而引發(fā)了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抵觸心理;另一方面,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學習下,即使掌握了政治理論知識,也不能熟練的將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運用政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基于此種問題,政治學習共同體重點強調了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為師生提供一個平等交流的平臺,使得學生可以自己探索知識,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既提高了學生對于政治知識的理解程度,又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運用政治知識的能力,真正實現(xiàn)高質量的高中政治教學。
二、構建高中政治課堂“學習共同體”的具體策略
1.在高中政治課堂中設置豐富的教學情景
“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概念就是使學習者處于一個真實的、知識可見的情景之中進行學習,令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因此,我們要構建一個真實的教學情景,為“學習共同體”提供基礎。
例如,在對經濟生活中公司制概念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個具體的情景,引導學生分別扮演公司中不同的角色,并給他們提出一個具體的問題,使他們“開會”決定如何解決問題。如此一來,學生們可以站在公司內不同部門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切實體驗到每個部門的運行機制與責任,獲得最真實最直接的情感體驗,以達到理解掌握政治知識的目的。
2.劃分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
學習小組的建立是學生在政治學習中主體性的體現(xiàn)。在學習小組之中,學生可以通過相互配合與交流來彼此促進。這種促進既表現(xiàn)為政治知識上的提升,如知識點認識更加透徹、政治成績有所提升,還表現(xiàn)為政治思想上的提升,如在交流經驗的過程中可以從他人學到對待問題的不同看法與態(tài)度,加強自身運用政治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
比如,在對馬克思唯物論知識進行學習時,學習小組的成員可以共同搜集資料與實例,他們之間會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每個人都成為了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每個人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員之間可以在討論過程中發(fā)展自身學習上的不足,并能夠在這種反饋中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實現(xiàn)政治學習的進步。
3.建立師生平等對話機制
教師與學生都是“學習共同體”的重要主體,我們應該鼓勵師生對話,鼓勵交流與溝通。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可以使得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與學習需要,可以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消除與教師的陌生感與距離感,真正認同與接受老師,在于教師的溝通中感受到教師的教學魅力,真正愛上政治學習。
師生對話機制的具體構建措施可以包括:課堂上增加師生交流,課下鼓勵學生找教師咨詢問題,多組織師生互動活動,將師生對話轉化為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常態(tài)。
結語
高中政治教學肩負著提升學生政治素養(yǎng),為社會和高校輸送高素質政治人才的重任。作為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積極探索高中政治“學習共同體”的構建之路,為建立和諧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不斷奮斗。
【參考文獻】
[1]段海超.組織行為學視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4(12):34-36.
[2] 舒悅.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中小學組織文化變革探討[J]. 中國教育學刊, 2014(9):38-43.
[3] 朱熠, 霍涌泉.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文化重建[J]. 中國教育學刊, 2011(5):46-49.
(作者單位:江蘇省金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