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皖松 崔艷
【摘要】當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門的話題,針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討了采用該教學模式對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優(yōu)點與不足,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與實踐,提出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數學;教學改革;翻轉課堂;思考
【基金項目】2016年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院級教研課題:網絡環(huán)境下高職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課題號2016bzjyxm03);2016年精品資源共享課:高等數學(項目編號2016bzgxb09).
“翻轉式課堂”是由J.Wesley Baker在2000年在第11屆大學教學國際會議上提出[1].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學老師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在課堂中采用“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2],并推動這個模式在美國中小學教育中的使用.在我國,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雖然起步較晚,但受到廣大教師與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許多學者對翻轉式課堂的開展進行了研究,該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正在許多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接受檢驗.
高等數學是大學各專業(yè)的公共基礎課程,在課程建設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地位.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專業(yè)課程建設的質量水平.而高等數學又是許多大學生最不感興趣的課程之一,因此,采取何種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數學教師十分關注的話題.實踐證明,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桎梏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為了使學生真正領會數學的原理、方法、思想,更好地為專業(yè)建設服務,采用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已成為數學教師研究、探索的主題.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高等數學課采用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雙方要處理好課前、課堂、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系.課前充分準備,這是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前提條件.只有教師與學生都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課堂上才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雙方中有一方準備不充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如教師準備在課堂上講授“階梯電價的收費問題”這個主題,教師在課前務必要求學生在課前弄清楚分段函數的概念、分段計費的有關常識等.課前準備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前充分準備本節(jié)課所講授內容的教案、課件、視頻資料、學生有可能問及到的相關問題;另一方面,學生也要充分準備教師在授課前要求學生準備的有關知識、相關材料,等等.課堂上,要凸顯教師的導演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可采用如下的方法:由數學教師推薦或由班級同學選出具有一定語言表達能力且數學基礎較好的一位或多位同學上講臺講課,教師作為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習與討論.授課結束前,授課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歸納與總結,糾正、反饋學生在教學中可能在認識上存在的錯誤,并布置相關的作業(yè)與練習,鞏固學習的成果.課后,學生要認真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作業(yè),并及時總結學習的收獲,寫成書面報告,交教師批閱.授課教師要及時批閱學生的作業(yè),及時反饋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給予糾正[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一個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相輔相成,削弱其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該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將受到很大影響.
二、高等數學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與不足
(一)優(yōu)點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調查報告顯示,40%左右的學生對高等數學不感興趣,一方面,是由學生數學基礎差造成的;另一方面,就是有的學生認為數學沒用,把學習數學的時間不如放在專業(yè)課的學習上更有用.在數學課堂中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并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有利于改變數學無用論的觀點,使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作用與功能,也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與演講能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明顯的提高,投入到數學學習的時間明顯增多,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明顯提高.
2.有利于師生之間更好地交流與互動
由于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授課,教師共同參與討論與學習的方式來進行的,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得到了明顯的增強,在該教學模式中,教師是班級的一個“學生”,更有利于師生之間平等的交流與互動.同時,教師也要起到導演的角色,教師的導與演,使班級授課氣氛活躍,師生都在快樂的交流與討論中相互學習,共同促進,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在講臺講課,就可能問到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沒有機會問到的問題,又有可能討論到教師沒有考慮到的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不足之處
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如容易導致學生高等數學成績的兩極分化.因為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部分學生在講臺講課,很有可能促使這部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習進步大,然而,對那些基礎特別差的同學就可能沒有機會在講臺表演,從而導致其對數學的排斥與回避態(tài)度,從而導致數學成績兩極分化.因此,教師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授課時,要兼顧到成績差的同學,使他們也有登臺表演的機會.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一)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必須凸顯高等數學的應用性
高等數學是大學很多專業(yè)開設的公共必修課,其教學目的不僅要學生掌握數學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公式,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高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因此,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只有充分凸顯數學的應用性,才能體現出高等數學的價值,才能更好地為專業(yè)與實踐服務.如我院正在進行的高等教學改革,就是把數學建模作為教學改革的切入點,凸顯高等數學的應用性、作用與價值.
(二)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必須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前提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階梯與動力.實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必須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前提條件.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高等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及專業(yè)知識為背景,在剖析案例的過程中融入數學知識,賦予枯燥無味的數學公式、數學法則以生命力,調動學生自覺學習、多元思考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精神.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數學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要把數學建模的優(yōu)點在數學問題的提出、解決、應用及推廣等過程中充分體現出來,使學生在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切實提高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必須遵循客觀性原則
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選擇應該由具體的實際情況與客觀現實來決定,不能說在教學工程中就只能選用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傳授知識方面、系統(tǒng)介紹知識等方面是其他的教學模式所無法比較的.因此,在授課中采用何種教學模式必須遵循客觀性原則,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4].
四、結論
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5].實施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探索問題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等優(yōu)點.在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點,克服其不足之處,在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教學中,要求真務實,凸顯高等數學的應用性;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前提條件,遵循客觀性原則,靈活選擇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關史淼.翻轉課堂在泛讀教學中的應用性研究[J].校園英語,2015(9):33-34.
[2]林琢,宋金玲,薄靜怡,等.翻轉課堂在《軟件工程》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電腦,2016(12):64,68.
[3]張麗.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定積分概念教學設計[J].考試周刊,2017(18):73-74.
[4]黃小燕.基于“研究型課程”的創(chuàng)新教育探索[J].基礎教育,2009(3):22-26.
[5]曹宏妍.初中生數學學習潛能[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