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婷
【摘 要】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基礎的一部分,也是學生必備的一項技能,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以及提高學生的獨立性、敏捷性思考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分析,從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加強口算能力培養(yǎng)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三個方面入手,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提出具體建議,希望能為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計算能力;數學思維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簡便計算工具被廣泛的應用到人們的工作與學生中,使得社會對于計算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斷降低,最終導致學校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視不夠,計算能力也出現大幅下降,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造成較大的影響。為了有效改變這一情況,強化小學數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教學,需要從計算方法與計算習慣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數學計算能力是開展數學教學、進行數學學習以及探索數學的基礎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和新課程理念的逐漸普及,小學數學教學中關于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逐漸引起教育機構的重視。但是從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比如: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任務而言,數學計算雖然貫穿于整體教學過程,但是卻也是最容易被教師忽略的一部分。一些教師甚至認為數學計算比較簡單,且熟能生巧,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計算教法不夠重視,主要體現在“重算法、輕算理”和“重練習、輕理解”等方面,從而導致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計算準確率普遍較低,到了中學或者更高年級的數學學習時,常常表現出力不從心。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
(一)重視基礎知識教學
掌握基礎知識是學生提高數學計算能力的前提條件之一,在實際的數學計算過程中,學生在面對數學計算題目時,首先應該綜合考慮該運算題目涉及到的數學概念、運算定律、計算公式、運算法則以及運算性質等問題,并在充分掌握上述信息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基礎計算知識和相關計算技巧,對題目展開計算。比如:想要讓學生具備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就必須讓學生理解和內化分數的意義與性質等相關基礎教學知識,并通過對通分、約分、假分數以及帶分數之間互花關系的講解,使學生具備分數四則運算過程中可能會用到的相關基礎計算技能,為學生的實際數學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1]。此外,與高年級數學教學相比,低年級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較為淺顯,只要引導學生真正認識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從整理已學基礎知識入手,逐漸提高對計算技巧的遷移與運用能力,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加強口算能力培養(yǎng)
想要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計算能力,首要任務就是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yǎng)力度,讓學生的口算能力與估算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一直以來,口算能力與口算能力都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算能力的基礎,也是學生綜合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加強對于學生口算能力與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增加口算訓練的方法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思維特點、計算水平以及教學任務,精心編制適合學生在課余時間自我訓練的口算練習題,將口算練習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長期化的訓練教學任務,在提高學生對于數學計算的主觀能動性方面,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良好的計算習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良好的審題習慣。認真審題是正確計算一道數學運算題必要的前提條件,據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審題不認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運算出現錯誤的主要原因。比如:在進行四則混合運算時,應該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每一個數據以及運算符號的習慣,只有在充分掌握題目數據與運算規(guī)則的基礎上,確定正確的運算順序,才能有效提高數學運算的正確率;第二,良好的自我驗算習慣。在數學計算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將每一步運算過程寫作進行嚴格規(guī)范,同時在完成運算之后,按照運算步驟進行自我檢查,從而更好的保證計算準確率。
(四)做好相關的總結分析
對于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普遍存在著計算馬虎和情緒浮躁等一系列問題,加上數學計算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概念性,所以小學生在數學計算過程中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念的。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的錯誤率,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自我總結與分析能力。比如:在實際的數學運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日常上課情況、作業(yè)反饋情況、實踐訓練情況等,合理分析學生在數學計算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然后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發(fā)現不足之處及時進行調整。如果是學生自身的原因,那么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養(yǎng)成學生仔細、認真的良好學習品質[2]。
三、總結
綜上所述,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生在整體小學階段數學學習中的基礎任務,也是直接決定學生能否學好數學的關鍵性因素,計算能力的高低與學生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為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需要教師在提高對學生數學計算能力重視程度的基礎上,積極尋找適合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實踐與訓練的機會,通過對正確引導的方式,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東云.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措施探討[J].學周刊,2018.
[2]饒勇平.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