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紅
摘 要 在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影響下,基礎教育改革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在新課改的指導下,想要提升課堂小學的質量,就要做好教學的科學管理工作。尤其是對于小學教育改革和來說,不僅包含了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也包含了學校對教師的管理。所以要做好教育改革的創(chuàng)新工作,以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為目標,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 新課改 小學教育 改革分析 思考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性教育,小學教育對于幫助學生打下知識基礎,樹立正確思想價值觀念的雛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學生的一些特點,需要對其進行教育管理,以便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空間,提高效果教育的有效性。但是從當前情況來看,小學教育管理的模式過于守舊,無法很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因而展開教育管理改革十分重要。
1小學教育管理工作改革的迫切性
首先,教育管理觀念的落后制約了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進程。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由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逐漸轉變?yōu)榱怂刭|教育,為了完成教育改革的目標,很多教師在教育中逐漸應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但是他們大多數(shù)忽略了對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很多教師認為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并沒有更新的必要,因為在傳統(tǒng)模式下教師保持著絕對的威嚴,更加便于管理。
在這種陳舊理念的影響下,小學教師的教育管理模式比較落后。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很少去聽取學生的想法,絕大部分事情都是由老師決定之后再通知學生,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始終保持著權威。一方面,這種管理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另一方面,這種模式會使學生和老師之間存在比較明顯的距離感,不利于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另外,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過于注重行政管理和教學管理,忽略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小學教育管理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小學教育團隊的質量影響。這種問題主要發(fā)生在農(nóng)村小學和部分私立學校,很多小學教師教育資質過淺,教育能力不足,無法有效的展開教育改革工作。也有部分教師的思想觀念過于功利性,沒有潛心研究教育管理的改革工作,導致小學教育管理工作長期得不到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2現(xiàn)階段小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方法上的不足
就我國現(xiàn)階段的小學教育來說,在一些地區(qū)存在著以課堂教學為主的現(xiàn)象,加之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得課堂中教師占據(jù)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講述的知識,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2忽視學生心理健康
現(xiàn)在的學校主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分數(shù)評價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強化教學,為了考試成績給學生施加壓力,使學生在巨大的壓力下循此往復的學習,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對課堂的恐慌、排斥上學,并感到焦慮和自卑。為提高自身成績,學生在考試中會采用抄襲等手段,甚至還會相互配合,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2.3制約教學改革
由于測驗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和控制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沒有測驗觀念和測驗內容及方法的變革都難以行之有效。因為改革意味著采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會對常規(guī)教學帶來影響,不僅不能保證使學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時還會因追求一些素質發(fā)展使學生的某些分數(shù)下降。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有一些學校不敢改革,也不愿改革。
2.4重知識輕能力
我國教育部的調查顯示,義務教育目前采用的教與學相結合的形式,體現(xiàn)出被動教學的特點。把教學建立在了人的客體性、被動性和依賴性基礎上,忽略了人的主動接收知識、探討學習和能動性。教學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豐富人的知識和情感,實現(xiàn)個體的長期發(fā)展。因此,可以看出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重知識輕能力的做法已經(jīng)偏離了教育的本質。
3小學教育改革的措施
小學教育作為兒童獲得以后學業(yè)的奠基教育,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形勢越來越嚴峻,小學教育改革顯得尤為重要。
3.1引導學生參與活動
教學過程只學生的發(fā)展過程,學生主動參與使其成長的開始,教師應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使其參與到學習中來,小學生對使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充滿熱情,教師應該利用學生的心理,使學生明白學生不是一種負擔,而是快樂、有趣的一個過程。
3.2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就我國現(xiàn)階段的小學教師隊伍來說,還要做好壯大與充實工作,尤其是對于一些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較慢的地區(qū)來說,受到人口外流與政府投入少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基礎設施與學校規(guī)模上發(fā)生了變化。加之教師薪資水平不高,打擊了先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到了學校中的教育質量。針對這一現(xiàn)象,國家方面就要制定出相應的制度與措施,鼓勵專業(yè)素養(yǎng)高與綜合能力強的教師參與到教學中去,以此來提升小學教育的質量與水平,同時還要保證學生的受教育程度。其次,可以借助提升薪資待遇等方法來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養(yǎng)。
3.3建立健全評估體系
為了能使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學校應建立健全學習評估體系,通過對學生的全面評價,提升學生的價值觀并拓展學生思維,,在加強學生知識技能教育的同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此同時注重對學生客觀正確的評價,因小學生的承受能力較低,還不能夠對教師的評價完全吸收,教師應根據(jù)學生成績和日常表現(xiàn),正確的評價每一位學生,避免錯誤的評價造成學生自卑厭學等心理。小學尤其是農(nóng)村小學,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師團隊的整體素質,加強職業(yè)素質培訓是最為必要和基礎的。另一方面,需要積極引進新型教育人才,為教育團隊輸注新鮮力量,以全新的眼光展開教育管理工作。同時,學校管理者也要注意加強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使教師意識到自身工作的神圣性,轉變功利性的工作態(tài)度,促使其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放到對新型教育管理工作的鉆研當中。
3.4尊重和欣賞學生,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美好的一面,更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和學習。在面對學困生時,教師不要一味地對他們進行批評,而是要幫助他們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關心下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在他們遇到困難時要耐心地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克服一個個困難從而取得學習上的進步,尤其使學困生能夠擺脫以往的自卑心理,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樹立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從而不斷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小學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育改革理念,意識到新形勢下開展教育改革工作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一方面,教師需要從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出發(fā),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的了解學生的觀點和想法,雖然小學生的思想尚不成熟,但是對于一些事情往往有著比較獨特的見解,教師需要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勇敢地說出自己的觀點。
參考文獻
[1] 肖拴羊.小學數(shù)學啟發(fā)式教育策略分析[J].學苑教育,2015(04):47.
[2] 辛延立.啟發(fā)式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5(10):42.
[3] 賴麗英.基于新課改對小學數(shù)學啟發(fā)式教學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6(09):68.
[4] 李媛.小學數(shù)學啟發(fā)式教學的意義和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16(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