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杰
摘 要:對于兒童文學來說,與小學語文教育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不僅影響著兒童發(fā)展,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把握兒童的心理,實現(xiàn)教學觀念的及時更新與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對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與水平,同時還要保證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有機的融入兒童文化,這樣也就可以正確的培養(yǎng)好學生,豐富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出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基于此本文針對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思考研究
就兒童文學來說,就是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與審美方面的特點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通過編寫出兒童喜愛且適合兒童進行閱讀的文學作品,可以有效激發(fā)出兒童的學習興趣。從接受者的層面上來說,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運用好兒童文學,同時還要及時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運用好可以吸引兒童的素材,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師
對于小學語文教育來說,是需要教師與學生雙方共同來進行的一種教育活動,且在這種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保證自身修養(yǎng)與業(yè)務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及時轉(zhuǎn)變自身的教學地位,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并從學生的角度來出來,賦予課堂教學趣味性,這樣也就可以激發(fā)出兒童的興趣,從而也就可以吸引好兒童的目光,讓兒童可以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所以可以說,兒童文化可以幫助教師形成良好的素質(zhì)。
(一)掌握好兒童的心理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就要保證自身的要具備一定的兒童心理學知識。主要是因為,對于這一階段的兒童來說,具備了一定的情感與思維,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年齡特征。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運用好兒童文學,同時就還要掌握好兒童的心理,借助生動的語言來幫助學生理解好知識。且通過對兒童文學作品進行閱讀與欣賞,還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掌握好兒童的心理,這樣在實踐中也就可以與兒童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也就可以從兒童的心理上出發(fā),對兒童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1]。
(二)感受好語文教育的方法與方式
對于教育方法來說,是沒有準確的界限的,尤其是針對語文教育來說,其中存在著豐富的人文性,可以隨時開展,但是也需要教師要掌握好時機,這樣才能正確的引導好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可以與學生實現(xiàn)良性的互動。只有充分調(diào)動兒童的學習興趣,才能激發(fā)出兒童的學習積極性。
二、兒童文學與學生
對于兒童文學來說,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其中小學生就成為了兒童文學中最為重要的對象之一,其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所以教師就要做好教育工作。
(一)激發(fā)出對文學的學習興趣
對于這一階段的小學生來說,語文素養(yǎng)和與認知能力上還沒有形成正比,但是卻與文學的熏陶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從實際上來說,一些學生與文學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主要是因為受到了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兒童也開始綿連著電子傳媒文化的誘惑,加之受到多方面壓力的影響。其次,由于教師自身的興趣也會對學生產(chǎn)生出相應的影響。就愛搜狐自身如果具備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那么也就會更好的影響學生[2]。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童話、故事以及科幻等來吸引兒童的目光,讓兒童可以主動的去閱讀兒童文學。
(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對于文學來說,自身是比較優(yōu)美的,其主要表現(xiàn)在:從內(nèi)容上來說,展現(xiàn)出了人類社會中存在的真善美。從形式上來說,借助優(yōu)美的語言來傳遞出其內(nèi)容上的美。如果讓兒童在小學階段中就受到這種影響,也可以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同時也可以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
三、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
對于教育工作來說,是全方位的過程,因此,教師就要明確,教學工作不能僅限于教材與課堂,還要從不同的角度與層面上出發(fā),以此來引入好文學作品,從而保證語文環(huán)境與氛圍,這樣也就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出兒童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了。對于這一階段的問題來說,存在著活潑好動的現(xiàn)象,這樣也就使得自身的自制力與學習目標不明確。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習好語文知識。
(一)做好課堂教學工作
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教師要堅持以教材為主,如《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等,其中都存在著豐富的文學素養(yǎng),因此,對學生的吸引力也是相對較大的。所以就需要教師要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這樣才能運用好教材,同時也可以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幫助學生理解好這一知識。
(二)做好課外閱讀
對于一些語文素養(yǎng)相對較高的學生來說,有著較為廣泛的閱讀興趣。尤其是針對文學作品來說,就要注重培養(yǎng)。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引導與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培養(yǎng)好兒童的想象力與語文素養(yǎng),以此來幫助兒童感受到語文知識。其次,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電子文化,如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等來進行教學,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觀看,還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其中存在的文化知識[3]。在學生觀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復述,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樣也就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字表述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出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融入兒童文學,不僅可以提高兒童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也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產(chǎn)生出全新的認識,從而也就可以更好的參與到語文活動中去,提高學習的效果與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孫艷.關于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策略的思考[J].未來英才,2015,(21):167-167.
[2]徐珺.關于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策略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4):178-179.
[3]阿格那依·艾德勒乃.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與策略分析[J].科學導報,2015,(23):86-87.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qū)萬水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