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果容
【摘 要】對于小學教育而言,語文是小學教育的萬石之基,打好語文基礎首先從打好課堂基礎開始,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極為重要。所以,掌握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和策略,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1.026
語言和文字是每個人開始一切學習的起源,小學時期是一個學生開始以后更為復雜繁瑣學習的基礎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學好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興趣,是為未來打上堅實的石基,學生的學習主要來自于課堂教育,所以,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將給出幾個關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實用方法。
一、形象生動的課堂導入
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枯燥無味的課堂很難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那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就應該給學生講解語文教材中相關內(nèi)容的文化知識和背景,這個年齡的學生多為好奇心強,對什么都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和渴望。同樣的,對于課堂中本來有些死板和乏味的書本知識,如果合理的加入了貼合生活實際,符合小學生興趣趨勢的課堂導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學生濃厚的文化知識興趣,為這些初次接觸知識的孩子打開有趣的知識大門,啟蒙孩子去學習知識,了解文化。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要教學《月光曲》一文,這篇課文大概描述的故事就是貝多芬是如何創(chuàng)作出月光奏鳴曲的。故事講述的就是兩百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月光曲》是他非常有名的曲目,相傳是這樣譜成的: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zhèn)上。一天夜晚,他聽到一個盲女孩在談著他的歌曲,但是這個女孩家里太窮了,聽不了他的演唱會,他于是走進女孩的家里,為盲女孩彈了一遍剛剛那個曲目,貝多芬看到盲女孩和他哥哥在月光下如癡如醉的傾聽鋼琴的樣子,不禁為之所動,跑回去馬上連夜創(chuàng)作了這樣一篇舉世聞名的月光曲。那么優(yōu)秀的課堂導入可以是借用這首月光奏鳴曲開始,先讓學生欣賞這段世界名曲,老師可以配有生動的圖片或者視頻,與學生一起引起共鳴,進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去,如此一來,學生一定會對貝多芬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這樣我們以一個貼近生活的故事和音樂的形式來導入語文課堂,學生也在聽故事和聽音樂的時候提起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故事貼近生活,學生也容易理解。
二、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不斷變遷,應試性的、呆板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早已經(jīng)無法適應社會的需要,如今社會需要的是擁有全面而具體的基礎文化知識,并且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把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課文中的閃光點,疑問點,用心去感受人物的情緒變化,給每個學生機會去自覺主動了解人物的特點,俗話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學習應該是學生自覺參與的過程,無論對課文的理解到了哪一個程度,或深或淺,都是學生自己的成就,自己得出的一個結論好過一個老師為他講解一百遍。
在新時代的感染下,我們在教學中逐漸強調(diào)起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來引導課堂的發(fā)展方向,而我們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則是起著輔助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們,學生就可以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打造出屬于他們的語文課堂。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就被逐漸提高了,并且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由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三、不同文章不同的教學
很多文章的類型不同,表達方式不同,思想主題不同,題材不同,文章結構不同,我們都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小學課文《新型玻璃》這是一篇科學說明文,我們就應該著重于這個說明文的特別之處,可以采用學生角色扮演,讓學生自己去扮演不同的新型玻璃,用小品自我介紹的鮮活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以及主動了解課文中不同新型玻璃的特點,也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從而讓課堂生動有趣起來。又比如學習課文《桂林山水》,這種類型的文章就比較考察學生的自我想象能力了,需要從書本上的文字轉化為腦海中的雄偉畫面。根據(jù)描述的景色去不斷豐富自己的空間想象力,因此,我們可以讓學生回家后去查找相關的資料,在課堂中老師加以繪聲繪色的細節(jié)描述,就很容易讓學生們?nèi)ミM入到課文的世界,融入學習。由此可以看出,不同類型的文章的講解,我們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四、合理并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的廣泛運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對提高課堂效率有著很重要的促進作用。多媒體教學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比如與課題相關的視頻資料,有助于學生直觀有效的理解課題,形成深刻的腦海印象;有趣的音頻資料,比如一些課文與現(xiàn)在的時間跨度太大,沒有形象的音頻資料幫助,學生很難去了解到課文背景和相關的信息,音頻資料就可以提供相應的幫助;豐富的圖片資料,有利于讓學生從視覺上直接了解到課文的知識和文化等等。在如今的素質教育中,多媒體教學也體現(xiàn)出越來越明顯,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小學教育課堂效率,多媒體應該得到重視并廣泛的運用到課堂,學生必會對這種新新的課堂模式為之受效,學到更多的知識。
五、創(chuàng)設課上課下的語文趣味活動
課堂時間只有40到45分鐘,誠然課堂學習的時間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由于時間限制,作用也有一定局限性,所以課下的趣味活動也在學生語文教育中有重要作用。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接龍,古典故事,名人軼事不勝枚舉,這些都是構成課下趣味活動的重要成分。所以只有課上課下結合起來,才可以對學生起到啟蒙作用。
總而言之,作為新時代的優(yōu)秀語文教師,我們要與時俱進的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合理使用新的教學工具,逐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帶著學習目的,本著學習啟發(fā)式的態(tài)度去和學生一起融入課堂學習,拒絕枯燥死板的填鴨式教學,要讓學生從小喜歡語言文字,喜歡語文課堂,減少與教師的距離感。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才能不斷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