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而識字則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步驟,當這兩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被放在一起時,考驗的就是教師能否總結出一套高效的教學方法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最大提升。這是基礎教育的第一步,也是保持學生長久學習動力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識字教學 教學方法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095
識字是學生學習最為基礎的一步,雖然識字教學來自小學語文,但是卻服務于所有的科目乃至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不僅關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更深刻影響著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日常對話交流的展開。但是從目前小學識字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學對象的學習心理不成熟,教師的教學策略過時,課程的教學特點多樣等因素都影響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筆者總結了以下一些觀點供廣大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參考。
一、更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策略
因為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所以它的教學方法改進空間局限性較大。如果教師依舊故步自封,不主動更新教學理念,不積極借鑒先進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師的教學方法就難以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局限也就難以突破。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創(chuàng)新自身教學理念,完善課堂教學策略。一方面,教師要多閱讀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論文,關注名師教學動態(tài),借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同時教師要及時了解最新的教學資訊,根據(jù)教學需求的變化改進自身教學策略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師內部要多學習交流。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參加聽課會、教學研討會等等,定期開展內部教師教學交流會,在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的同時,學習身邊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并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只有正確把握了教學的方向,教師才能制定出更加準確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為教學效率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利用課堂游戲開展趣味教學
由于小學教學對象主體存在特殊性,教師在確定教學方法時更要考慮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將學生的學習心理、性格特點和教學實際結合起來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科學高效提升。課堂游戲的開展就很好地滿足了這一要求。無論是從游戲本身具有的輕松有趣的特點來看,還是從游戲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效果來看,它都是一個幫助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舉個例子,教師教學生認識漢字“會”時,可以根據(jù)漢字的結構把它拆解然后形成一個字謎“人在云上走”,讓學生根據(jù)謎面猜想分析這是哪一個字。這種字謎游戲是一個將漢字拆解、拼湊的過程,學生通過游戲能夠較好的把握漢字結構,從而實現(xiàn)強化記憶。而且這種類型的游戲還能激發(fā)學生間的競爭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開展的課堂游戲還有很多,例如添筆劃游戲和減筆劃游戲、拆字組新字游戲等等,都能夠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把握文字結構,克服教學難點
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漢字結構多樣,數(shù)目眾多,記憶難度大。但事實上語文識字教學具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漢字的結構特征,歸納出其中的相似性并運用到教學中,教學的難點就能夠輕松突破。一方面從漢字的起源來看,漢字具有突出的象形特征,因此教師要善于借助這一特點幫助學生形象記憶。例如“川”字的形象就像兩岸夾著一條流動的河,因此它的意思就是河流,所以教師就可以借助這個關聯(lián)幫助學生記憶。另一方面,有些偏旁在組成漢字時具有相同的意義,它所呈現(xiàn)的是一大類漢字的特征。例如“月字旁”代表與人有關,“提手旁”代表手的動作,“草字頭”代表植物,這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偏旁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種大類的記憶方式,從而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記憶體系。教師分析把握漢字的結構,不僅可以理清課堂講解的思路,還能幫助學生進行形象記憶,擺脫識字教學的枯燥抽象,給教學難點的突破提供一條新的思路。
四、借助教學道具生動教學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教學工具開展教學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小學教學很多時候都離不開教學工具,有效的教學工具能夠幫助教師簡化教學,提高課堂趣味性,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極大提升。因此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也不可以忽略教學工具的重要性。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常??梢越柚R字卡片、教學掛圖等簡單工具輔助教學。這些工具既可以有效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又可以實現(xiàn)教學形象生動,提高教師的講解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需要創(chuàng)新出更多輔助教學的工具,實現(xiàn)教學工具貼近教學實際,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幫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另外一大類在教學中廣泛運用的工具就是多媒體。一方面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中豐富的圖片、視頻、音頻、文字材料將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轉變?yōu)樾蜗笥腥さ膭赢媹D片,例如展示各種各樣的成語故事,播放網(wǎng)絡識字教學視頻等等,為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營造趣味課堂提供了有效途徑。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借助PPT梳理教學思路,用更加形象有趣、豐富多彩的方式輔助教學,既降低了教師的教學壓力,還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
五、豐富學習成果檢測方式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學習成果的檢測也是必不可少的。檢測方式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課堂即興檢測,即每結束一堂課教師都要根據(jù)教學情況進行簡單提問。這種檢測方式檢驗的是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因此無論學生答案對錯,教師都要樂于表揚,建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信心,鼓勵學生在后續(xù)學習中加倍努力。另一種是周期性的檢測。除了延續(xù)傳統(tǒng)聽寫默寫的教學檢測方式外,教師還要根據(jù)教學的需求變化及時豐富課堂檢測方式,幫助學生在多樣有趣的識字檢測中鞏固成果,激發(fā)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幾個生字讓學生組詞;提供學生幾個詞語讓學生寫一個句子;提供一段小短文讓學生標注拼音。盡量突破傳統(tǒng)檢測方式的單一性和局限性,訓練學生綜合能力,在檢測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積極性。
總而言之,識字教學是一個需要教師長期堅持和探索的過程。不論是出于對教學對象本身特點的考慮,還是出于對教學內容的考慮,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應當處于一個動態(tài)的、不斷更新改進的狀態(tài),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需要的變化。無論教學方法如何改變,教師始終要做的就是不斷學習、敢于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總結,這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教師教學態(tài)度的檢驗。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識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