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志
摘 要:小學是人生之始,語文是百科之母。部編本教材是國家行為,體現(xiàn)的是國家意志,應當更具學術性和權威性。部編本一年級語文上冊有幾處瑕疵,但瑕不掩瑜。雖是咬文嚼字的瑣屑功夫,但對于語文教材建設來說不可等閑視之。
關鍵詞:語文教材 小學教育 語文教學 兒童文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8-0089-01
語文教材是國民精神和文化通識的重要標尺,是科學知識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基本載體,它是最具影響力、發(fā)行量最大、最具權威和經(jīng)典意義的國民讀本。早前風聞教育部新編小學語文教材大為改觀,總主編溫儒敏先生也作了權威解讀,平心而論這套統(tǒng)編教材相比其它教材來說文質兼美,圖文并茂,內容編排和語文教學體系都有較大的創(chuàng)新?,F(xiàn)在仔細讀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茲不揣淺陋咬文嚼字,敬請大家不吝賜教。
1 用詞不準確,違拗語用習慣
第5篇課文《影子》全詩如下: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著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這篇課文注明是根據(jù)原詩有所改動,但改的并不到位。比如“影子常常跟著我”的表述就不夠嚴謹,用詞不很準確。 影子在后“跟”著我,影子在前我“跟”著。一般來說,用“隨”或“伴隨”比較合理,但音韻欠缺美感。結合“形影相隨”的常識和“陪伴”的語用習慣,“陪”侍前后,“伴”隨左右。所以,上節(jié)的“跟”改為“陪”,為避免重復,下節(jié)的“陪”可改作“伴”。
如果說上為修辭煉字,只有更好,無關對錯,可能有人認為無可厚非。那么第11篇課文《項鏈》則難辭其咎。我個人認為“快活的腳印落在沙灘上,穿成金色的項鏈,掛在大海胸前”的“穿”應該是它的同音字“串”。至于這兩個字的用法在此不必細說,比較而言,表示串連事物的時候,動詞“穿”一般指用線索串連實物,而“串”常用來貫穿抽象實物。
《兩只羊》:“橋東走來一只羊,橋西走來一只羊,一起走到小橋上?!睒驏|橋西的兩只羊不能“一起走”,當是“一齊走到小橋上”吧?!耙黄鹱摺笔峭钒樾?,強調同時空,結合上文兩只羊相對而行同時走到小橋上是殊途相遇,“一齊”能指“同時到達”之意。
“影子常常陪著我,它是我的好朋友?!比绻八钡挠梅ㄕ_,那么“青蛙為什么沒參加?他在洞里睡著啦”(第12課《雪地里的小畫家》),還有第4課《四季》里的草芽、荷葉、谷穗、雪人都用擬人的“他”來替代。雖然各有道理,但人稱代詞的規(guī)范用法,可以給孩子們開個好頭。
2 指代不明,匪夷所思
《小鳥念書》是語文園地3“和大人一起讀”的一篇文字,音節(jié)優(yōu)美,很有童趣:
老師教大家讀書,老師念一句,我們跟著念一句。窗外的風吹著,稀稀沙沙;窗外的鳥叫著,嘰嘰喳喳。
老師說:“風也在教小鳥念書嗎?”我們仔細地聽。窗外的風念著:“稀稀沙沙。”窗外的鳥念著:“嘰嘰喳喳。”
我們都笑了。哈哈!小鳥念錯啦!
這篇語料中,“風”和“鳥”念書都很清楚,小鳥念了什么書呢?為什么念錯了呢?關鍵在于厘清“鳥”和“小鳥”是同指關系還是類屬關系(長幼關系)。從邏輯關系上來說模棱兩可:若非同指關系,內容則匪夷所思;若為同指關系至少在形式邏輯上有露拙掩怯的嫌疑,經(jīng)不起仔細推敲。比如從構詞上來看,若按上文的“橋和小橋”來推斷,顯然“鳥是小鳥”,“小鳥是鳥”。但按“白馬非馬”的邏輯就麻煩了。無獨有偶,正好第14課《小蝸牛》便是明證:文中的“小蝸?!焙汀拔伵寢尅笨墒歉舸募彝コ蓡T,小蝸牛是子女,蝸牛是媽媽。既然“小蝸?!辈皇牵莻€)“蝸牛”,那么“小鳥”自然不是“鳥”。當個小學生也很糾結?。?/p>
3 故事內容違背科學常識
《小蝸?!肥且黄獢M人體科學童話,通過小蝸牛感知一年四季的變化,進而了解春夏秋冬典型的自然特征。美中不足的是蝸牛過冬的細節(jié)違背了科學常識。一般來說,蝸牛冬天處于蟄伏和冬眠的狀態(tài)。課文中“地上蓋著雪”的時候,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對話顯然失真,童話雖然允許虛構。好的童話形象要求“物性”和“人性”的統(tǒng)一??茖W童話一旦失真,其教育意義會大打折扣。這些錯誤認知會深深埋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深處,有些誤區(qū)甚至會伴隨終生。比如“鴕鳥遇見危險的第一反應是什么?”今天的好多成年人還會不由自主的回答“把頭埋在沙子里”。這就是因為一個關于鴕鳥自欺欺人的寓言故事帶給我們的負面認知。
再說《烏鴉喝水》,記得曾有人質疑說烏鴉不會有用石子的智商,也有人說石子大了間隙也就大,即便把瓶子填滿了石子,烏鴉也不會喝到石子縫隙里的水。部編版教材第一冊第13課依然是《烏鴉喝水》,插畫將透明的瓶子改為陶罐子,且寬底鼓腹。若以繪本來看,烏鴉“自作聰明”,喝水幾無可能。
4 語焉不詳,表達模糊
漢語拼音13課,有首兒歌:
兩只羊
橋東走來一只羊,橋西走來一只羊,一起走到小橋上。
你也不肯讓,我也不肯讓,撲通掉進河中央。
詩中“你也不肯讓,我也不肯讓”,也許對峙在橋上?!皳渫ǖ暨M河中央”不是必然結果。
“你也不肯讓,我也不肯讓,撲通掉進河中央?!本烤故钦l掉到河里了?一只羊,是哪只?還是兩只羊?事實認知層面弄不清!
是狹路相逢勇者勝,還是兩敗俱傷?是善惡報應,現(xiàn)報?正報……德育價值層面教師究竟該如何處理?
5 結語
小學是人生之始,語文是百科之母。小學語文教育事關人生奠基和母語教學的成敗,事關公民素養(yǎng)和家國情懷的高下。對小學語文教材的評價可以為教材的修訂提供參考性意見,特別是在語文知識、科學常識和人文通識方面糾錯糾偏,可為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精品質量以及示范作用作出應有的貢獻,進而維護部編本教材的學術性和權威性。正如主編溫儒敏教授在談及該套教材的編寫時指出:“教材編寫是國家行為。有什么樣的教材就有什么樣的國民?!币虼嗽摻滩年P乎國家意志和國民素養(yǎng),應當體現(xiàn)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案髅榔涿溃廊酥?,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力圖在多種教材并存的情況下,起到示范作用,促進教材編寫質量的提升,那么當務求盡善盡美;在此指出問題期以精益求精,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