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群
【摘 要】近幾年,雖然農村教育與之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對于寫作教學依然有很多的不足,面對這樣的情況就要求我們這些教師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不斷分析和總結,并積極選擇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農村小學;中高年級;習作教學;綜合實踐活動;融合
1.農村小學中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現狀
我作為一名農村的小學語文教師,經過自己對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對于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寫作教學已經有些了解,通過對學生們的協作情況進行分析不難得知,小學生之間寫作能力差異太大,所存在的問題也非常多。除此之外,由于農村條件有限,無論是在師資力量還是教學環(huán)境上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教學條件上的極大差距更是使農村教學與城市教學效果之間的差距拉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習作內容單調
出現習作內容單調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所擁有的素材不夠多。實際上,針對農村小學生素材來源上與城市相比較可能并不比城市少,而農村學生的不足在于對素材的積累上,對素材的積累經驗以及方法上的不足,致使農村學生的素材積累量特別少。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愛寫作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么寫,而是不知道該去寫什么,所以文章比較單調,再加上在日常生活中并沒有積累和寫日記的習慣,沒有將自己身邊所發(fā)生的一點一滴記錄下來,還有的是即使有記錄的習慣,但是并不知道該怎么對材料進行選擇,或者是不知道該如何運用,致使寫作內容單調,或者是一篇文章中亂七八糟出現一堆。
1.2缺少童真童趣
缺少童真童趣是小學生中大部分學生都存在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中高年級的學生在看到一個作文題目之后,他們都能夠更快的寫出所謂的好作文,但是這些作文在教師進行批改標注評語時難度系數都非常大,仔細閱讀之后就會發(fā)現這些作文很大一部分都是從一些優(yōu)秀作文當中摘抄出來。比如說要求寫好人好事,大部分學生都會去寫給老人讓座,扶老人過馬路?;蛘呤鞘敖鸩幻吝@些,這些題材與農村的實際生活十分不符,對于學生養(yǎng)成好的習慣也是十分不利的。由于在小學中高年級時期,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在進行改變,說與成年人思想相似卻還不夠,但是只要進行一點點正確的引導就能夠將孩子自身所具備的童真童趣保留下來。
2.教師要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和社會生活中去學習
現在有很多的孩子一看到作文就頭疼,費盡心思去編造別人的故事,最終所寫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有時甚至還會出現知識性的錯誤。造成學生們產生了一種怕寫作文,不會寫作文的心理。實際上,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回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去,回到農村,在我們的身邊去尋找素材,使作文的情感更加豐富,還能夠陶冶自己的情操。
首先,家鄉(xiāng)之美,學生在遇到寫景的作文題目時,自己家鄉(xiāng)的美麗是最好的素材。教師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身邊去尋找素材,從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當中去觀察和發(fā)現,發(fā)現事物本身所具備的美,在自己的作文中運用,這樣在自己的身邊就能夠積累寫作素材,不僅對于學生觀察力的培養(yǎng)十分有利,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對于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
其次,生活感悟。鼓勵學生拜自己身邊的人為師,比如說可以拜父母為師,自己親身去體會,發(fā)現勞動的辛苦,使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進行勞動的過程中還能夠進行情感的交流,發(fā)現寫作素材,這樣在以后的寫作中就不會再去胡亂編造。
(1)感受進行勞動的辛苦。對于現如今的農村孩子來說,有很多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由于農村家長受到來自上一輩的舊思想的影響,一些父母有著想讓孩子走出農村,去外面的大城市的美好愿望,不讓孩子們到地里進行勞作,整天玩耍。所以,有很多的農村孩子在寫關于勞動的作文時,往往還不如城市的孩子,所寫的內容不夠實在,不夠生動。我們通過引導他們到田里幫助父母干農活,即使是累是苦也要堅持下來,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去感受勞動的辛苦。真正的理解“粒粒皆辛苦”的真實含義,在此過程中收獲豐富的寫作素材,并通過自己更高層次的理解,上升到對于農民勤勞的品德的學習上去。
(2)品嘗勞動果實。這一代孩子們大多數都缺乏責任心和耐心,可以讓學生們對自己的勞動所收獲的果實進行記錄,并寫成觀察日記的形式,這樣的日記是學生們喜歡的,因為他們通過觀察由內容去寫,有自己的真情實感。長期這樣下去,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以及責任心,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最后就是農村近幾年所發(fā)生的新的變化。國家無論是在人力還是物力上都加大了對于農村的投放力度,農村有著很好的發(fā)展。農村孩子將自己家鄉(xiāng)在發(fā)展過程中所出現的變化進行反映,通過親自去考察、發(fā)現,對農村的美麗景色進行描述,充分發(fā)揮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自己作文中的內容是真實的,是一篇好的作文最基礎的一點。農村是一個豐富的作文素材庫,是一個對自己真情實感進行表達的舞臺。曾經有人說過,只有從自己內心深處所發(fā)出的聲音,所寫出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所以應該讓農村孩子們回歸農村。
3.讀寫結合,提高能力
“讀”與“寫”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他們各自有各自的作用,進行寫作必須要多讀書,但是閱讀能力強的人,寫作能力并不一定強,但是閱讀能力弱的人,寫作能力肯定弱。所以,我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去進行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應該鼓勵學生對于書籍中的一些句子進行積累,還應該養(yǎng)成寫日記和讀書筆記的習慣。這樣做不僅能夠使學生積累更多的課外知識,學生通過寫日記和讀書筆記的形式還能夠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長此以往,學生不光是掌握了更多的寫作技巧,還積累了寫作素材,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廣闊的農村有著豐富的文化素材,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正確的運用,一定能夠使學生們作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巧林.農村小學生活作文教學理論及實踐探索[D].信陽師范學院,2013
[2]王天馬.小學高年級活動作文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