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摘 要: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剛剛開始接觸物理知識,對于物理知識可能一無所知,由于物理學科是一個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如果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沒有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式,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初體驗。下面,本文就初中物理的教學展開具體的敘述,具體講解如何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實效性,研究具體的有效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效性;有效教學;對策
一、適當?shù)拈_展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個實驗性很強的學科,他很多的知識點都是通過實驗所總結(jié)出來的,也就是說,很多知識點本身就依附于實驗,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如果忽略了實驗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沒有及時的引入物理實驗,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多知識點也就無法更加直觀更加透徹的理解。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適當?shù)拈_展實驗教學,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入一些實驗,讓學生們結(jié)合具體的實驗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學習。同時,也可以有效的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具體來說,教師開展實驗教學有以下幾種方式。
1.引導學生自主實驗。
在物理中,有一部分實驗是很簡單的,但是其中蘊含的知識點是很多很瑣碎的,相對來說,這部分比較簡單的實驗,學生們操作起來比較容易,同時,沒有一定的危險性,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實驗,學生們通過自己親自動手操作,對整個實驗的流程都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時,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更加透徹的理解整個實驗過程中的細節(jié)內(nèi)容。
2.教師帶領進行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也就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操作,讓學生們看到具體的實驗過程,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中。例如教師在講解“物體的浮與沉”這部分內(nèi)容時,就可以用我們生活中所常見的乒乓球作為實驗器材,我們都知道乒乓球在放入水中的時候會上浮,教師可以準備三個乒乓球。一個是本來的乒乓球,一個是裝了適量水的乒乓球,另一個是裝滿水的乒乓球,將這三個乒乓球分別放入水中,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水中的浮沉情況截然不同,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交流,當給學生一定的討論時間之后,可以鼓勵小組派出學生代表對小組內(nèi)的討論結(jié)果進行匯報,然后教師再進行具體的講解??梢哉f,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看清楚現(xiàn)象的本質(zhì),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理解,同時,通過生活元素的引入,激發(fā)學生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道具進行物理實驗,從而幫助自己理解。
3.觀看實驗。
在物理實驗中難免會有一些操作起來比較復雜的,同時,具備一定危險性的實驗,那么對于這部分的實驗,教師無法讓學生們親自進行操作,同時,教師也無法在課堂上給學生們進行演示,因為在操作的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會發(fā)生危險,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就可以適當?shù)睦枚嗝襟w設備,給學生們播放相關的實驗視頻,讓學生們通過這樣一種相對安全的方式,直觀的看到整個實驗的過程,也可以達到具體的教學效果。
二、信息技術融入物理教學
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知識經(jīng)濟悄無聲息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包括各項科學研究都有了質(zhì)的飛躍。就學習來說,多媒體技術與教育事業(yè)的有機結(jié)合,可以有效的豐富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有效的擴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隨著新教育形勢的不斷深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新時代對于學生的要求,而多媒體教學以一種新穎的方式打開了物理課堂教學,使得物理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設備,調(diào)整課堂教學的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的豐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感性認識,通過圖片,音頻,動畫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zhuǎn)化為直接的視覺沖擊,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弱化學生的畏難心理,幫助學生克服對物理學習的恐懼。例如,教師在講解“浮力”這部分內(nèi)容時,就可以適當?shù)慕Y(jié)合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們展示相應的相關圖片或者是影像資料,像輪船在海上行駛,潛水艇在水下浮沉等等,一方面,可以拉進學生與物理知識的距離,幫助學生更可怕的親近物理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學生從更加直觀的角度對相應知識點進行理解掌握,從而幫助學生豐富對物理知識的感性認識。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中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相對來說,學習能力較強,經(jīng)過了六年的知識沉淀,學生們的基礎知識儲備量也達到了一定的標準。這就使得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真正的發(fā)揮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林蘇蘇.增強初中物理教育有效性的研究[J].華章,2017年1期.
[2]吳明艷.初中階段物理教育方法淺析[J].中學教育,2017年5期.
[3]胡萍.探究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實效[J].中國教育,2014年1期.
[4]郭銳.合作學習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學淺議[J]中學教育,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