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菁
【摘要】本文通過對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的再認識,闡述了教師在活動中的所充當?shù)慕巧ζ渲匦露ㄎ?,以使合作學習更加高效。
【關鍵詞】合作學習;角色;再定位
眾所周知,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背景下所倡導的參與性學習的教學方式之一,其優(yōu)點已廣泛得以證明。但不少英語教師發(fā)現(xiàn)要高效使用合作學習仍有挑戰(zhàn)。實際上,合作學習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教學法,是教師的教學策略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整合的一種體系。
活動前,教師應是教研者、策劃者和引導者,這是合作學習成功開展的前提。
一、教研者
合作學習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組并布置他們?nèi)蝿?,合作學習是一種環(huán)境,須具備四種基本要素:
①互相依賴。
②個人責任 。
③面對面互動。
④交往技能。
為此,教師必須不斷研究學法和教法,加強對合作學習相關理論的學習,以提升合作學習內(nèi)涵的理解水平,對合作學習理念和實踐操作進行內(nèi)化創(chuàng)新。針對課堂的教學實際和教師自身具體情況,教師要對合作學習進行改編和精制,合理控制活動的次數(shù)和時間。
二、策劃者
教師應提前設計好教學計劃并進行策略組建。
重視學情
主動了解學生的心理以及他們現(xiàn)有的英語水平、生活經(jīng)驗、興趣愛好。只有尊重學生的差異,讓合作學習內(nèi)容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學才能真正實現(xiàn)面對全體學生。
科學分組
合理分組是高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條件。分組通常遵循“組內(nèi)異質,組間同質,突出異質性”原則。
創(chuàng)建任務
教師設置任務時,應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目標模糊的任務會直接影響活動質量。任務須強調(diào)更高的學習目標而非零散的知識。
角色安排
教師要確保全體學生都得到一定的角色。通過提供清晰詳盡的任務清單,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角色。角色的安排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如個性特點、英語層次、交往能力和組織能力等,又要考慮到教學的整體性,以真正實現(xiàn)合作學習的本質要求。
三、引導者
合作學習的前期還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活動引導。
合作技能
為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技能,教師首先要建立一種整體推進、小組內(nèi)化和主動扶持困難生的氛圍。要教會學生小組活動的策略,如觀點分歧和個性沖突的應對等以及合作學習需要的良好行為,如善于傾聽、分享看法、認同彼此的貢獻等。教會學生自我監(jiān)控,引導他們在互勉、互助和互愛的環(huán)境下合作學習。
指導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的小組形象,通過取組名、創(chuàng)組訓、設組標、定目標等增強他們合作的凝聚力。
活動制度
制定合作學習過程中同學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如小組規(guī)范以及活動聲音的控制等,并將其張貼出來,組織學生討論學習,確保學生遵從。
指令信號
建議教師統(tǒng)一活動中的指令信號,并讓學生熟悉。若師生達成默契,則有利于提高活動效率。
①口頭提示。對活動步驟的指令最好采用簡單易懂的英語口語表達,并盡量固定下來。
②肢體語言。教師可利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如舉手或用眼神暗示學生停止講話,也可采用其它手勢讓學生明白教師接下來做什么,如授課等。
③卡片。不同顏色的卡片可傳達不同的指令或信號。例如,教師身上系著紅卡片,可說明其現(xiàn)在不會回答學生的問題。再如,小組的桌角上若臨時放上綠色卡片,可表明該小組較安靜;黃卡片則說明嘈雜些,必須降低聲音;紅卡片則說明太嘈雜,該組必須馬上停止活動直至安靜下來,方可繼續(xù)。
值得指出,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是多重的且密不可分。例如:教師作為反思者的同時亦是學生的伙伴。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有不斷地學習、研究、實踐和反思,不斷擺正自己的角色,高效準確定位,不斷對教學進行修正改進,合作學習才能開發(fā)學生潛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實現(xiàn)教書育人功效。
參考文獻:
[1]蔣波,譚頂良.論高效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 2007(7).
[2]李自天,張先明.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的“探析”[J].新課程研究,2007(2).
[3]潘勇軍.如何使困難生適應小組合作學習[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7(3).
[4]喬金蘭.對兩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反思[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