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榮
[摘 要]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新增的課程,在并不長的實踐教學中,還尚未生成一種標準化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也有待提高。對于這樣一門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科來說,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等同于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教師還需對有效的通用技術教學方法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現(xiàn)階段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針對有效性的通用技術教學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
[關鍵詞]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有效教學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新開設的具有較強實踐性特點的學科,對于有效的教學手段,廣大教師仍在不斷地摸索當中。受到學校重視度不足,缺乏標準化的教學依據(jù)等方面的影響,如今的高中通用技術教學存在許多不足,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
一、當前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不足
如今,許多通用技術教師并非專業(yè)出身,都是應學校要求多學科兼任的教師,對于通用技術教學的目標、方法和內容掌握都不足,教學能力有限,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而我國目前對于通用技術課程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還不足,也因此為教學的開展帶來了很大難度。
(二)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
對于這樣一門開設時間不長的學科,還尚未生成專業(yè)化和標準化的教學模式,也很少針對這一學科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導致教師之間難以有效的溝通經(jīng)驗、交流看法,共同提高,也難以從過去的教學案例中總結經(jīng)驗,只能在自主摸索中不斷的嘗試、提高。因而,想要使通用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大大提高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三)缺乏教學標準
目前高中的通用技術教學一般都是通過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但是教材的內容和教學內容是不能對等的。盡管教材的內容是教師教學的依據(jù),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因此,教師教授的內容、講解的深度應有一些差異。而由于教授通用技術的教師對知識的把握不同,就沒有教學的標準,這樣就容易造成教學質量的不均衡。
二、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突破以往陳舊教學思想,明確教學目標
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更好的將知識運用于實際,切實推動他們的發(fā)展。教師應在明確這一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并以目標為引導來一步步的開展教學,讓學生能夠正確的運用所學技能,獲得良好的職業(yè)發(fā)展。
例如在講解相關“技術的價值”時,可以以課堂導入方式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同學們在上節(jié)課中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通用技術含義,并針對于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探究,切實的掌握了通用技術的重要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通用技術的價值吧!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驗環(huán)境,讓學生自主操作。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通用技術的教學,在具體課程中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解析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除了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操作的機會,更要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把已經(jīng)學習的知識和實踐融合在一起,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二)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呂志濤認為:“通用技術課程對于學生發(fā)展有著重大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與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實際問題解決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手腦結合與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苯處熢谌粘=虒W中要始終堅持“生本學本、全面發(fā)展”的思想原則,積極開展豐富多元的助學促學活動,才能提升課程教學的質效。
如“技術與設計”中,著重講了“設計的一般過程”,其中“產(chǎn)品設計五步驟”既是教學重點又是難點內容。如果把教學活動僅僅落實在文字學習和理論知識講述上,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與之相應的是,如果轉換成具體實踐學習形式以某一具體項目為對象,把制作過程分解開來,把每一個設計步驟作為一個小課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實踐并開展比賽活動,則能在學用結合和以賽激趣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興趣
通用技術課程對學生的發(fā)展影響深遠,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加強對該學科的重視。教師也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對該門學科的學習興趣??蓪⒔虒W資源進行整合利用。例如在學習有關“工藝”的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制定曲線鋸以及電鉆等工具的操作方法,融合具體的“教師私人空間”以及“視頻點播平臺”,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隨時查詢以及誦讀教育工作者提供的素材,又或者通過自身學習需求,在網(wǎng)絡中取得需要的資源,以便于構建自身知識結構系統(tǒng)。
現(xiàn)代技術方法運用到通用技術課程中,智慧化環(huán)境為學生引入了全新的學習元素,學生可以充分借助全新的教學素材來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協(xié)作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技術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應用能力等都得到不同層次的提升,進而也讓學生的探索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逐漸取得良好的發(fā)展。
(四) 開展項目實踐活動
項目實踐活動是一門實踐類的課程,重視學生的積極參與,以項目活動為出發(fā)點,在授課過程中,利用多元化的模式來展開學習活動。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科目和單元的隔閡,把教材知識和實踐知識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實現(xiàn)“做中學,學中做”的目標,最后以教育工作者和學生一起抉擇并完成行為產(chǎn)品的指引教學活動。例如在高中通用技術實踐項目中,以“多功能筆筒的設計和制作”來分析,進行項目實踐,順應了新課改的需求――知識、技能、素質。項目環(huán)繞一條知識脈絡,以教材內容為媒介,注重項目實踐活動,讓學生掌握重點知識。又比如“別墅模型的設計和制作”,其中的知識和技能也可以按照上述流程來教學,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模式,教師愿意教,學生樂于學,從而構建教學的過程。實踐表明《通用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項目實踐方法具備切實可行特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需要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積極學習和借鑒,促進自身理論水平的提高,并且在摸索教學的過程中與其他教師溝通交流,對其教學方法進行學習,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以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導向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進,這樣既能夠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保障,又能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動態(tài)關系,真正實現(xiàn)有效的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柯世民.運用信息技術提高通用技術教學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6):91.
[2]張鳳真.對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