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明英
【摘 要】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為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信息技術正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產物。并且信息技術在現(xiàn)代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信息技術融入到現(xiàn)代教育中促進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也推動了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物理作為初中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具有很強的邏輯性以及思維性而將信息技術融入到物理教學中能夠促進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化抽象為形象,化復雜為簡單,將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打破了,豐富了整體教學內容,激發(fā)了初中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鑒于此本文圍繞初中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結合展開了一系列的探究,首先就兩者相結合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如何促進初中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機整合。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物理教學;結合;教學質量;信息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239-02
一、前言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社會,信息技術充斥和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接觸到豐富的信息技術,如果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開展物理教學那么學生學習起來就變得比較困難,只有將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夠將物理學科中的重難點有效的突破,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
二、初中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有機整合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理解物理難點。
初中物理教學中促進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入能夠將物理學科中的難點更加形象直觀的突出出來,由于一些物理知識點非常抽象,例如電流的形成這一知識點,很多學生都是初次接觸,并且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也沒有見過電流,當然電流也是不可能看見的,所以采用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根本不能有效的演示電流的形成。所以借助信息技術,采用音頻,動畫,視頻等信息資源對于物理現(xiàn)象進行多維度的演示模擬,從多角度進行演示,化抽象為具體,加深學生的記憶,將物理學習的難度大大降低。在學習帶你溜的時候可以將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電流的模擬視頻播放給學生,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看到摸不著看不到的知識點。
2.有利于彌補學生生活經驗的不足。
物理也是一門生活性質很強的學科,初中物理中很多物理現(xiàn)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但是由于初中學生生活經驗欠缺,在學習物理的時候就一些物理現(xiàn)象很難有效的理解,甚至不能將這些物理現(xiàn)象與實際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不能有效的理解物理知識點,長此以往對于物理學習變得越來越厭煩。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將日常生活中與物理知識息息相關的知識借助多媒體課件有效的演示出來,讓學生了解到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學習連通器原理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三峽船閘運行過程的動畫視頻,解釋三峽船閘是如何有效的借助連通器原理實現(xiàn)通航功能的,這樣不僅讓學生對于連通器的原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又能夠感受到祖國的科技進步,感受到無比的自豪。
3.有利于打破實驗設備對于物理教學的限制。
物理同時又是一門實驗性質的自然學科,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屋里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開展實驗教學其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必須重視物理實驗教學。但是很多初中學生的物理實驗設備條件有限,不能讓學生親手操作實驗,從而不能弄懂一些物理現(xiàn)象的本質,僅僅依靠教師在講臺上機械的講解,學生是不能把握實驗的內涵的,即使教師有在講臺上演示實驗,但是在教室后排的學生不能看清教師的演示,使得實驗教學失去本來的意義。而借助信息技術教學,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實驗過程動態(tài)的演示出來,讓學生準確的把握實驗現(xiàn)象,理解實驗原理,促進實驗操作成功率的提升,甚至借助視頻演示實驗比教師親自在講臺上演示還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4.有利于促進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將初中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還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由于物理學科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計算過程經過需要借助示意圖展示,如果促進問題的有效解決就需要借助示意圖,例如解決力學問題需要畫出受力示意圖,解決電路問題需要畫出電路圖。借助信息技術將示意圖展示給學生,減少了學生等待板書的時間,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如何促進初中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1.做好教學之前的準備工作。
促進初中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首先需要做好教學之前的準備工作。教師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礎上做好備課工作,在正式開始講解之前,需要有十分鐘的導入時間,借助多媒體教學促進課堂導入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講,整堂課就能夠順利有效的展開。初二學生初次接觸物理,學生的年齡一般集中在14歲左右,這個時候對于新知識充滿好奇心,當然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將這些問題考慮在內。
2.促進課堂學習效率的不斷提升。
多媒體教學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方式,在課件設計階段教師一定要將學生的特點充分考慮在內,注意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由于多媒體教學是以動態(tài)形式展現(xiàn)的,那么學生的反應能力,接受能力等等對于課件教學的有效性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課件的直觀體驗,還需要有效的把握課件內容,更好的適應學習情況,不斷完善課件的知識點。
3.作業(yè)的布設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還需要有效的運用到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中,強調物理題目聯(lián)系的技巧,例如明確題目中的關鍵詞,注意解題格式等等,當學生完成作業(yè)后,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認真記錄下來,以郵件的形式發(fā)送給教師,也可以將自己發(fā)現(xiàn)的不明白的物理現(xiàn)象發(fā)送給教師,教師接收后與學生共同探討,共同促進問題的解決。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努力將其應用到物理教學中,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為今后的物理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鄧鳩洲.淺析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整合性建設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2(8):32-33.
[2]陳建.對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整合的認識[J].教育科學研究,2002(9):48-50.
[3]李增蔚.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整合的幾個層面[J].中國電化教育,2004(5):48-50.
[4]孫忠智,張廷進.淺議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的整合[J].中國電化教育,2006(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