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澤瓊
【摘 要】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對于豐富小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當積極引導,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積極滲透情感教育,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意義;對策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在現(xiàn)代教育中,應當徹底摒棄傳統(tǒng)過度重視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將教學的核心由知識傳授到注重能力培養(yǎng)上來,為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奠定基礎。語文作為一門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學科,是實施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有效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立足現(xiàn)代教育觀,認真分析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注重情感教育的滲透,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全面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一、情感教育的內涵
情感教育是與認知教育相對的教育理念,是促進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情感教育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和諧融洽的教學環(huán)境,妥善處理好教學過程中情感與認知的關系,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通過情感交流增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豐富的情感,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們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學方法。情感教育既是一種教學模式,又是一種教學策略。
二、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在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
1.有利于豐富小學生情感世界
小學生正處于情感世界比較空白,對外界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關鍵階段。由于受到年齡層次、知識層次的影響,小學生普遍存在著社會經(jīng)驗不足,認知能力低下等問題,對情感、情緒的控制能力并不強,這樣的現(xiàn)狀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而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促使教師從情感的角度引導小學生,如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愛國情懷、親情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感恩之心等等,從情感出發(fā)的角度,不斷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情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2.有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所謂“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正確的三觀形成極為重要。如果學生“三觀”不正,那將難以實現(xiàn)健康成長的目標,同時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誘惑的影響,最終走向不正之路。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當立足語文學科人文教育的功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為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奠定基礎。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教師通過情感的滲透,讓學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影響,最終為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奠定基礎。
3.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的教學改革
從根本上講,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的呈現(xiàn),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教師課堂教學的改革。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知識的傳授和灌輸上,忽視學生的價值觀引導,忽視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教學思想,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應試教育模式,促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在夯實學生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為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奠定基礎。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對策
結合以上分析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等。那么,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怎樣的教學手段,積極地滲透情感教育呢?
1.加強師生互動,滲透情感教育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語文老師如同衣食父母,得管理著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等。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當不斷縮小師生之間的距離,加強師生互動,關心和愛護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關愛,找到在學校的歸屬感,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滲透奠定基礎。尤其是對于一些學習成績不好、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教師更應當加大關注的力度,積極地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面臨的困難,并調動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幫助這類學生,在整個班級中形成一種互幫互助的友好氛圍,讓學生懂得相互愛護、相互幫助和相互關心,這樣的班級氛圍營造,是滲透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
2.挖掘語文教材,滲透情感教育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僅僅體現(xiàn)在日常的交流活動中,更多的是要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挖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情感教育的內容,不斷滲透情感教育。我們知道,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人文類學科,很多教材中就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就可以通過教材所渲染的這種悲慘和凄涼的情境,讓學生深刻感知這個小女孩悲慘的命運。進而引導學生懂得知足和感恩,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這樣的情感教育滲透,對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情感,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意義。
3.豐富教學手段,滲透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需要教師立足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渲染情感,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教學手段,結合語文教材的情境,渲染情感,為滲透情感教育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對于豐富小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當積極引導,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積極滲透情感教育,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范鳳運.淺談新課程標準實施背景下如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赤子:中旬,2014(4):238
[2]李姝穎.寓情于景——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應用中的實踐和探索[J].才智,2013(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