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珺
【摘要】分享閱讀主要是指個人或集體把可供閱讀的健康資源分享給另一個人或幾個人或集體的行為,可作為家庭中父母與孩子共同完成閱讀的方法。閱讀的方式多種多樣,閱讀的種類也可以五花八門,分享閱讀的最大特性就是感受閱讀的其中樂趣所在,并不是一定要有所知識收獲,而是在閱讀中感悟其中的快樂和意義。而小學英語閱讀的分享閱讀方式,對象不再是父母與孩子了,而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界定。
【關(guān)鍵詞】分享閱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在小學英語閱讀中采取分享閱讀的方式,把文本內(nèi)容遵循分享的思想理念,將分享的內(nèi)容與形式進行多樣化處理,替代原本的書與圖,以圖片和文字的結(jié)合加以語言邏輯的描述進行,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yīng)當及時提出相關(guān)問題,讓這些問題在分享閱讀過程中能夠得以解決和完善,層層遞推,在學生之間給予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在積極參與英語閱讀的氛圍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和合作能力,從而達到分享閱讀的真正目的。
對于大多數(shù)小學生來說,對英語的學習都是十分熱愛的,長久的母語漢語學習,他們對鮮有的外語水平訓練都是充滿著好奇心的,但是大多數(shù)小學生對于英語閱讀卻是存在著障礙,甚至害怕英語閱讀。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主要是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并不能完整理解所有英語單詞的字面意思,導(dǎo)致在閱讀的過程中一路都是瞎蒙瞎猜,從而不能文章有進一步的理解更不用談自己的想法,長此以往下來就導(dǎo)致小學生對英語閱讀害怕甚至恐懼。但是相反,對自我閱讀與他人合作閱讀相比較而言,小學生可能更加愿意與他人合作分享閱讀這一種方式去進行英語閱讀,共同解決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小學英語閱讀基本都是需要提升小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將一門課程轉(zhuǎn)變?yōu)橐粋€興趣愛好就會使學習能力逐步上升,有了興趣,小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英語閱讀上來。如何將閱讀發(fā)展為其個人的興趣,就是要有合適的途徑去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通過分享閱讀,讓學生在分享中感受閱讀的其中樂趣所在。可以說,分享閱讀在教學模式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分享過程中讓學生加深印象,增強其想象力。比如在老師的指導(dǎo)指引下將一張張圖片通過多媒體方式展示出來,讓學生在圖文并茂中慢慢了解閱讀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腦部運動,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下一張圖、下一個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編故事、續(xù)寫故事的活動。
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在英語閱讀分享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每一個故事每一張圖片背后的意義,自然而然需要學生對每一個詞匯的充分掌握,在閱讀過程中牢牢鞏固每一個知識點,并及時回答老師的問題,在這樣一個互動過程中學生就理解了詞匯意思并且完成“聽”這一步驟的學習?!奥牎迸c“說”之間的不同就在于聽故事和以自己的理解來講述故事這一個過程,這樣會涉及思考和想象,而這個恰恰就是對聽說能力培養(yǎng)起著決定性的因素。
分享閱讀重在分享。與誰分享?小學生的思維模式下就是老師、家長和同齡的同學,恰巧在他們幼小世界中,對于小伙伴的認可程度會大于前者,通過與同伴之間分享的方式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理解和溝通能力。當然,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承擔其主導(dǎo)的作用,在分享閱讀過程中教師不單單只是一個主導(dǎo)者,也同樣參與其中做一個分享者,這樣一來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親密度,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對閱讀的興趣,自然而然就能提高其英語閱讀能力。
英語小故事教學其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故事能力,更重視培養(yǎng)其聽說能力,但實際情況下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訓練在太少。分享閱讀過程中,當教師用自己流利的英語大聲說出故事的同時,也讓學生能夠牢牢記住英語的發(fā)音和故事情節(jié)的運轉(zhuǎn),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閱讀中來。分享閱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有自我的文字意識,聽到一個詞語或者念到就能很快知道這個詞語的書寫,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意識,就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基礎(chǔ)模式,讓學生由被動的聽書人成為一個主動閱讀的者。
閱讀最主要是作為一個興趣愛好來去培養(yǎng),而并非是一個任務(wù)而去完成,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對小學生英語閱讀來說尤為重要,這個時候就需要因材施教。如果搬出完全不符合年齡層的書面材料給小學生,那么并沒有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閱讀材料應(yīng)符合其年齡段和心理需求,并且配合當下小學生所流行的產(chǎn)物,而對于文字的闡述最好也是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這樣更有助于小學生對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貫徹落實。同時教師讀到關(guān)鍵點地方適當停下,留給小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定義相關(guān)的語句,有益于極大地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閱歷淺,詞匯量少,知識面狹窄,語法知識欠缺,在理解和閱讀過程中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難,開展分享閱讀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閱讀。所謂學會閱讀就是要掌握閱讀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剛開始,教師可以一個詞語一個詞語的進行指導(dǎo),這樣有助于讓學生慢慢領(lǐng)會字面意思,這項工作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放棄每一個思維模式緩慢的學生,引導(dǎo)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單詞,從而以語句的形式慢慢開展開來。循序漸進地,慢慢讓學生通過讀音去認識詞匯,從而去理解句子,進而了解故事概況。
在學習閱讀和理解閱讀再享受分享閱讀之后,學生的知識水平慢慢提升也體現(xiàn)在其鍛煉過程中,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之后,教師可以適當加快腳步,以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來要求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并用自己的理解為故事續(xù)寫一個結(jié)尾,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且將一部分優(yōu)秀的作文在學生之間交流溝通,讓大家知道這些作文值得學習的地方。當然,對于欠缺的也可以適當進行課后指導(dǎo),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提高。
分享閱讀作為一種良好的閱讀模式,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而在英語課程中進行分享式閱讀,在教學模式中還需要不斷推廣。因為相比較語文教學,小學生的語文基本能力大多都是從說話開始就已經(jīng)培養(yǎng)起來了,英語則需要先對字面意思進行理解,在對語句通順程度有一定了解后,最后才慢慢演化為其對一個故事一段文字的閱讀,所以這個既是難點又是一個提升英語閱讀很好的切入口,關(guān)鍵在于教師如何讓學生克服在英語閱讀過程中的一些難點。我所認為的英語分享式閱讀是一種適合在小學英語中逐漸開展開來的有效閱讀方式。
[1] 周連鈺.小學英語課外閱讀現(xiàn)狀分析與優(yōu)化策略[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06):51.
[2]鄒佳華.分享閱讀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5(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