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經濟快速的發(fā)展,國家一直在強調國民綜合素養(yǎng)和思想政治。同時社會對于高素質的日常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對作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各大高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思政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和政治覺悟不可缺少的,因此成為了高校教育的重點。但是在如今網絡化的時代下,思政教育面臨許多新的問題,需要教師不斷的探索研究,以此促進思政教育在新時代下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與政治覺悟。為此本文在這里對新時代下大學思政教育的方式進行了探究,希望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 思政教育 網絡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下,各種網絡信息平臺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新時代下的高校在校生,對于這些網絡平臺的接受程度非常的高,同時也很依賴于這些應用軟件。這為新時代下大學思政教育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zhàn)。
一、大學學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大學思政教育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但是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在當前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里,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網絡中的信息具有多面性,在這個環(huán)境下大學思政教育就顯得很重要,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也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其次思政教育可以有效的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大學生絕大部分都已經成年,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自主意識與觀點。在學生生活中與教師之間可能會發(fā)生一些摩擦。對于這些情況,就必須要加強思政教育,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以此減少師生之間的誤會和摩擦,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向著積極的方面前進。最后,大學思政教育可以和諧校園環(huán)境。通過思政教育,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高,當遇到一些與同學或者教師的小摩擦、小誤會時,能夠冷靜下選擇比較和諧的方式進行問題的解決。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校園間不和諧的因素,有效構建一個和諧的大學校園。
二、新時代背景下大學思政教育的方式
(一)堅持方式創(chuàng)新
在大學思政教育方式上,要堅持創(chuàng)新原則,要以以人為本為理念,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在開展思政教育時,教育一定要注意平等的態(tài)度,這樣才能保證教育工作正常的進行。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中,學生非常被動,教師完全是單方面的灌輸思政知識,思政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新時代環(huán)境下,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摒棄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模式,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心理狀況,積極的引導學生心理與思想的健康發(fā)展。其次還需要重視隱性教育方式。通過無意或者間接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思政教育,這種方法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教育方式,并且能夠有效的讓學生向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最后就是要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堅持先進性與廣泛性相結合,在進行思政教育時,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況,進行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堅持在解決學生具體問題時結合思政教育。大學生的許多思想問題都來自于生活,在面對學生的這些問題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積極的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消除學生心理的悲觀、消極、自卑的心理。
(二)將網絡平臺融合到思政教育體系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網絡平臺已經遍布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提高思政工作的效率與傳播速度,教育工作者應該將網絡平臺融合到思政教育體系中。建立信息平臺、網絡通道、網絡發(fā)言等一系列相應措施來提高思政教育質量。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思政教育者存在著思想落后、計算機運用能力較低、接收新事物與信息能力較低的情況。這就需要思政教育者及時的轉變觀念,提升自身素養(yǎng),才能在新時代環(huán)境下順利的開展思政教育。同時,思政教育工作者還需要負擔起幫助廣大學生辨別不良信息的任務,正確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價值觀和社會觀。
(三)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實時政治和社會熱點
在進行思政教育時,教育工作者需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tǒng)死板的教學模式,將思政教育貼近生活,融入生活,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實時政治和社會熱點,增加思政在學生中的可信度和說服力,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思政教育,有效提高思政教育質量。
(四)積極創(chuàng)建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想要使思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還需要積極的創(chuàng)建心理健康教育機制。首先,需要建立專業(yè)的心理教育師資隊伍。有效針對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培養(yǎng)。這個隊伍可以是虛擬的,也可以是實體存在的,即在學校中設立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職位,或者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心理健康咨詢。這樣可以為學生提供選擇的方式,同時網絡咨詢可以減少學生的顧慮,避免學生覺得尷尬而不去咨詢心理問題。其次,應該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力度。讓每個大學生對于心理健康問題都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出現心理問題時,產生無措的狀況。對此,學??梢远ㄆ陂_展心理知識講座、或者增加心理健康選修課來提高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最后,要主動積極的去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變化。學生的心理狀況是在不斷變化的,在他們心理健康產生變化前,及時的發(fā)現問題,積極的進行引導,可以有效的防止問題的發(fā)展。
(五)針對貧困大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政教育
隨著少數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民考漢學校專業(yè)范圍的不斷擴大,許多少數民族就就讀于非民族學校。我國有許多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習性。這些少數民族的學生在大學中,可能會存在很多不習慣的地方,同時也可能會與其他學生產生一些摩擦和其他學生產生格格不入的情況,這些問題都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重視,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少數民族的信仰、習俗和宗教信仰。
三、結語
在新時代環(huán)境下,對大學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思政教育時,一定要堅持方式創(chuàng)新,將網絡融合到思政教育中,結合實時政治與熱點,提高思政教育的說服力,同時學校還需要積極的創(chuàng)建心理健康教育機制,有效的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擺正思想,提高覺悟。
參考文獻:
[1]聶鑫,劉靜,詹瑋.新時代背景下大學思政教育的方式探討[J].亞太教育,2016,(16).
[2]趙勇.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政課堂教學改革探究[J].文學教育:中,2016,(05).
(作者簡介:紀蕊,碩士,陜西廣播電視大學(陜西工商職業(yè)學院),職稱:助教,研究方向:音樂、學生政治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