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鵬云
摘 要 初中體育課程是一個具有意義的課程,因為這門課程不僅是關乎初中生的身體健康,也對其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初中體育老師,要注重課程教案的可開展性,設置出參與度高,受學生認可的體育課程。
關鍵詞 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2-0166-01
要探討關于初中體育課程有效教學策略,首先要明確初中體育的課程標準和要求,初中體育老師在進行教案設置,開展教學活動時,也要關注學生的課堂情緒和學生對課堂運動技能知識的消化情況。針對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體育老師要尊重初中生們的個性張揚和照顧到其敏感的情緒變化。不管是傳統(tǒng)準備運動還是游戲環(huán)節(jié),分組環(huán)節(jié)設置等,都要有意識的引入學生品質(zhì)教育,讓初中學生通過體育運動,愛護自己健康,培養(yǎng)鍛煉習慣,形成健康體魄。
一、初中體育課程標準
體育主要是以學習體育及健康知識,習得相關技能和方法的課程。主要是以身體相關動作練習為主要手段,目標是發(fā)展學生體能,增進學生健康,用心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意識以及運動能力。初中體育課程是具有基礎性、實踐性、綜合性的。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體現(xiàn)體育課程的課程標準的:
(一)知識技能角度。初中體育老師要結合初中生的身體體能基本情況,進行與體能訓練相關的運動動作課程的設置,具體表現(xiàn)為在課堂中,要融入動作要領知識,力求讓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技能要領。
(二)過程與方法。初中體育課程,要把運動關鍵方法穿插在過程教學中。一節(jié)課的時間有限,體育老師要注重把握學生對本堂知識技能的反饋情況,酌情進行反復訓練,實現(xiàn)方法教授的意義。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青少年是中國發(fā)展的未來,也是每一個家庭的希望。在初中體育課程中,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堅韌不拔的毅力。在攻克技能要點時,體育老師要注重鼓勵和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
二、開設體育課程意義
課程的開設要符合《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在初中階段,都要重視選擇適合初中生的體育項目。
(一)學習運動知識。各種運動知識的傳授,讓初中生掌握并起到鍛煉身體,強健體魄的目的。
(二)掌握運動技能。運動技能不是一日而成,需要循序漸進的去訓練,讓身體協(xié)調(diào),正確做好技能要求。
(三)增強安全意識。運動要樹立安全意識,讓學生不要因運動受傷而影響他們的學業(yè)。
(四)關注學生健康。這里的健康不僅是身體健康,還有心理健康。進入初中后,學生要面對青春期的情緒波動,還有處理多個科目的功課學習。初中體育老師應該成為學生身心雙重健康的“引導者”。以科學的運動方式,讓學生去排解各種負面情緒,令學生可以更加從容的面對學習和生活。
三、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一)結合初中生自尊心理科學設置課程。初中體育老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鍛煉的方法,提高初中生的體能水平,讓他們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由于初中生處于青春期,這個特殊的成長時期,他們更關注自己的形態(tài),以及他人給予的評價。所以,初中體育老師,可以以此為出發(fā)點進行一系列身體塑形的體能訓練。幫助初中生去塑造良好體型和身體姿態(tài),讓學生們更加自信、自愛。
(二)不拘一格的體育課堂開展方式。體育課程是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信、堅強意志、體育道德及合作精神的。但是與人相處,情商的教育也可以通過運動來進行開展??梢酝ㄟ^游戲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比如運球接力游戲、學生自選體育項目組隊。讓學生樹立公平競爭的意識,讓學生去感受調(diào)節(jié)情緒,讓學生去明白與人交往中的理解和包容。
(三)“因時制宜”的進行主題情景教學。體育老師可以重要節(jié)日為背景,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景,豐富課堂元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運動技術教學,讓學生體能得以練習。促進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四)分解課堂難點,分步教學。初中體育老師,一定要注意結合本地區(qū)差異,以及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設計課程時,要使得每個學生受益。這樣一來,才可以確保學習目標達成。要把握三個維度,第一是運動參與,第二是心理健康,第三是社會適應。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觀察,也要根據(jù)不同學生情況進行一對一指導和評價,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態(tài)度,培養(yǎng)其心理品質(zhì),塑造其社會行為。
(五)收集優(yōu)秀教案,廣納學生建議。初中體育老師的課程教案設置,可以是多變的,但有一點是根本,是不容變化的。就是總結和學習,因為在認知水平上,要得到提升,就需要不斷總結每一次的設置,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學習和反饋情況,去調(diào)整,去思考。這里可以聽取學生們的建議,看能否碰撞出教案設置的“思維火花”。讓學生體能得到了鍛煉,更身心愉悅的投入和參與,體驗成功和運動的樂趣。
四、總結
通過體育課程的開展,讓學生身體得到鍛煉,讓學生提高健康水平,要注重不同項目運動技術的學習和應用,逐步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安全從事運動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樂觀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體育老師設置豐富多彩的課堂內(nèi)容,運用形式多樣的方法,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感受到樂趣和體驗到成功,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參考文獻:
[1]何小鵬.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3):171-172.
[2]張艷澤.初中體育游戲化在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154.
[3]吳廣寶.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足球興趣的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