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發(fā)
摘 要 小學語文這門課程非常重要。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應重點對其語文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當他們有了興趣,則就會主動去學習,進而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大幅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予以激發(fā),對相關教學策略展開展開積極探索,以獲得更理想的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2-0142-01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年齡偏小,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經(jīng)常無法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諸如“走神”、交頭接耳、答非所問等情況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課堂上。對此,筆者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試著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予以激發(fā),通過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使之在興趣的驅(qū)使下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具體而言,筆者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中經(jīng)常會借助以下幾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
一、借助小組討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過去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占據(jù)著主體位置,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收知識的狀態(tài)。部分學生在課上只知道埋頭聽講,未主動思考與探究。為此,教師可把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分小組進行討論。因為小組討論可使每個學生均將自己的意見發(fā)表出來,所以便有助于他們積極思考,充分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
以《影子》這篇文章為例,教師在教學可提前設置一些與這篇文章相關的問題。由于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強,所以便想要去探究。這個時候,教師就可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先讓學生在組內(nèi)閱讀課文,并對老師所提問題進行討論。之后再派一名代表將自己所在小組的討論結果在班內(nèi)分享,最后教師再給予一定的點評與補充。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將學生的學習興趣給激發(fā)了出來,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
二、倡導生活化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語文知識從生活中而來又被應用于生活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對生活化教學模式予以倡導,引導低年級學生在生活中對語文知識有所了解。
比如,在對《小蝌蚪找媽媽》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可把學生帶到小池塘邊對小蝌蚪的外形進行觀察,將其熱愛小動物的積極情感激發(fā)出來。又如,在教學《詠柳》一詩時,該詩為一首七言絕句,作者為賀知章,主要描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通過柳樹對春風予以歌頌,以剪刀比作春風,說她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贊美她裁剪出了美麗的春天。教師可把學生帶到戶外,對垂柳進行觀察,體會詩中所描繪的情景?;顫姾脛邮切W生的天性所在,所以對于到大自然中去“玩?!狈浅8信d趣,教師借助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親近、了解自然,引導他們一邊觀察互動,一邊對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進行學習,體會教材課文內(nèi)容的情感性,必然就會讓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進一步增強。
三、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低年級段的學生,年齡普遍偏小,且調(diào)皮好動,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為此,我們可適當?shù)母木庮}材、內(nèi)容合適的課文,將其以短型小劇本的形式呈現(xiàn),再在班內(nèi)選幾名學生分角色進行扮演,如此便可向?qū)W生形象地展示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更加清晰、深刻地感知與認識課文內(nèi)容,同時情感體驗也進一步加深,表演能力得到鍛煉,將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fā)出來。
以《狐假虎威》這篇課文為例,我把文章改編成一個小型短劇,并從班內(nèi)選了幾名有較高熱情度的學生分別扮演狐貍、老虎和兔子其它動物等角色,在學生面前真實呈現(xiàn)使狐貍打著老虎的旗號耍威風的場景,我則在一旁指導學生的表演行為,給予其一定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聰明智慧,靈活生動的展現(xiàn)了狐貍的狡猾、老虎的單純,各個形象惟妙惟肖,臺下觀看的學生熱情高漲,紛紛為他們鼓掌加油。借助此類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對狐假虎威的含義有了真切的感受,思想得到了啟迪,加之此種教學形式不同于過去常采用的,因而學生的求知欲望與探索熱情均非常強烈,對之后開展的教學活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四、布置多樣化課堂作業(yè),喚醒學生學習欲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在教學完基礎知識后都會為學生布置一些練習題,以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進行檢驗。但需注意的是,低年級的學生多對書面作業(yè)不感興趣,部分學生甚至在完成書面作業(yè)的過程中,常認為語文學習非常無聊,這樣的作業(yè)設計是無疑是得不償失的。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在開展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時,常利用多種方式為學生布置作業(yè),如聽、說、讀、演、唱等,以讓學生通過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而喜歡上語文學習。
比如,在教學完《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課的基礎知識后,引導學生將所閱讀的本文內(nèi)容結合起來,用畫筆把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形象畫出來。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不但興趣濃厚,且還能夠主動賞析文本內(nèi)容,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
五、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教學應以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為出發(fā)點,幫助他們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收獲快樂,產(chǎn)生自信心。只有學生從心底真正喜歡上語文,方可促進語文學習效率與質(zhì)量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海俠.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興趣[J].新課程(小學),2010(8).
[2]李全月.淺析如何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興趣[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2(5):79.
[3]吳春梅.略談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研究,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