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無論學生在哪里學習,歷史都是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歷史不僅可以讓學生知曉社會的發(fā)展之路,體會生活的變遷以及知識的演變,而且對于學生的學習有些指導性作用,通過了解和借鑒歷史的經驗或教訓,在學生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上取得更加順利的捷徑。人們將過去的事物稱為歷史,不記住歷史的國家或企業(yè)是沒有活力和發(fā)展前途的。在學校方面,教師應該用科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既能夠知曉歷史,而且可以借鑒歷史,而不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去看待歷史。
關鍵詞:高中教學;歷史課程;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
現(xiàn)今的教學體系都在注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加大學生德智體的教學力度,教導學生在知識學習、生活、處事風格等多方面的正確引導。學生在全面培養(yǎng)的主要內容是指既要教導學生學會書本上的所有知識,而且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正確并且流暢地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善于從課本之外學到具有一定實用性的經驗或技能以助于學生自身的完善化。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師的教學方向,而且也是學生完善自我和努力學習的目標,它能夠改善以往的硬塞式教學,亦能夠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著學生不斷地為目標而努力學習。
對于歷史課程的教學,它需要依靠長時間的積累方可取得一定的成果,切不可急于求成。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歷史課程的學習取得理想的成果,就需要教師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興趣點,然后發(fā)掘歷史之中的精髓。
一、 教師對于歷史關鍵知識的教學
歷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人物、時間點及其發(fā)生的事情,相應的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就是人物的背景、一些特殊時間段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教師簡單學生學習歷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了解以及深入研究形成正確的歷史認知態(tài)度,確立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念,并且能夠運用它們在實際生活之中取得一定的積極作用,對學生自己和社會的發(fā)展有些促進作用,因此在歷史的學習之中還需要擁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敢于用辯證的方法是分析歷史。縱觀歷史變遷,每一次的重大歷史事件的背后的關鍵人物都有著共同的處事特點和思想觀念,即善于分析歷史,善于從生活之中總結經驗,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處理方案。這些重要的人物的動力源都是對于所處環(huán)境的不滿,然后根據(jù)實際的社會情況提出更好地改善現(xiàn)狀的方式,并且敢于將自己的觀點付諸行動之中,不畏懼他人的眼光。
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對于一些正確的事情,多數(shù)人在切身體會到之后方知改變之后的好處,例如蒸汽機的發(fā)明讓工人的工作更加輕松,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提高了工業(yè)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促進了社會的發(fā)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這些成功的例子,無一不是敢于做出巨大決定之人,敢于面對社會的不足從而實施自己的計劃改變社會。
二、 注重學生對歷史關鍵知識的正確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歷史課程的學習是讓學生學會正確地對待歷史的態(tài)度,為了能夠讓學生學會它,就需要教師通過科學合理教學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悟性以及最大化地發(fā)掘學生的潛能。
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性格特點,充分地了解學生的知識理解的限度,而具體的做法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對于歷史擁有正確的認識觀念,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教會學生正確的面對歷史或事實,用辯證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樹立正確的科學求知精神,處事做到求真務實、敢于創(chuàng)新;在歷史課程的學習過程之中保持對國家、社會等團體組織的正確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注重學生的愛國之情的培養(yǎng),積極地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主動承擔愛國、愛社會并為之奮斗的責任;善于學習全世界的歷史文化,并且善于結合多種歷史文化,汲取人們知識的結晶,然后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
三、 注重學生對歷史關鍵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
歷史文化的知識是豐富多樣的,在高中階段教師需要教會學生使用多種思維方式去學習和研究歷史,例如時序思維、邏輯思維。時序思維,即要求學生以時間為基礎,掌握歷史的發(fā)展和事情的內容。時序思維的培養(yǎng)是較為容易的,它需要教師掌握時間的準確測量和計算,熟知各個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相對應的時間點或時間段,它也可以讓學生學會根據(jù)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矩推測未來的社會發(fā)展趨勢以及相對應的時間段。歷史知識的掌握亦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為了讓學生充分地掌握歷史知識,教師可以運用豐富的網(wǎng)絡資料以及多樣化的教學方案對進行知識的教學。
無論任何事,它的發(fā)生必定有些一定的原因,歷史亦是如此,對于歷史事件的分析就是通過邏輯思維去實現(xiàn)。而對于邏輯思維的學習,就需要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進行指導,例如教師可以引用一些具體的例子并且給出一些具有一定邏輯性的提示讓學生進行討論,這樣的教學就可以將抽象的知識進行實體化,對于邏輯思維的學習有些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本文主要是針對高中的教學方式以及根據(jù)多年的歷史教學的調查提出的較為完善的教學方案,希望能夠取得一定實踐作用。
參考文獻:
[1]朱煜,束鵬芳.歷史教學的流變與型塑[J].江蘇教育研究,2012(21).
[2]仇世林.名師歷史教學設計分析[M].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陳艷,江蘇省泰州市,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