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英語學科的發(fā)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都運用到了課堂教學中來。其中思維導圖慢慢地吸引了教師的視線。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的知識表征工具,本文分析了思維導圖作為教學工具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并結合教學實踐,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探討了思維導圖在高年段語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運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高年段;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王苗苗,江蘇省南京市四方小學。
閱讀是英語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是近年來一直困擾許多一線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難題。高年級的教材內容基本以語篇閱讀為主,閱讀材料的內容覆蓋面廣,涉及節(jié)日、日常話題等。有些學生雖然對閱讀材料的話題很感興趣,但因語言能力不足,在朗讀、復述課文內容時存在困難。筆者嘗試把思維導圖運用到語篇閱讀教學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思維導圖在整體感知閱讀材料、整體理解的優(yōu)勢
在閱讀篇幅長、生詞較多、文章層次和結構復雜時,教師可以先呈現(xiàn)思維導圖,概要性地介紹全文大意,學生閱讀材料,感知思維導圖呈現(xiàn)的內容。教師根據(jù)中心主題和主干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能突出重點,又讓學生關注細節(jié),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閱讀后,可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的提示復述課文內容,將所學內容講出來,其中圖中的關鍵詞、圖畫、連線等都為信息提取提供了很好的線索,增大了自動化輸出的機會。這就做到了“學講計劃”提出的“學進去,講出來”。
以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6 My e-friend》為例,雖然本課的結構和層次都比較清晰但課文較長,詞匯量較大,因而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首先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并為學生簡要介紹,提出相關問題,學生閱讀短文并回答問題。如設置問題:1.Who is your e-friend?2.How old is he?3.Where does he come from?4.What subjects does he like?5.What does he like doing?...通過一系列問題,層層遞進,這樣學生就能很快的復述甚至背誦課文,以至于后面遇到描寫人物的文章時,他們知道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在篇幅適中、生詞少、文章結構和層次清晰的課文閱讀教學中,學習的過程主要以學生獨立閱讀并制作思維導圖為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點撥、幫助的作用。以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為例,閱讀篇幅更短,詞匯量更小。教師在學生展開閱讀前應圍繞《Unit3 Our animal friends》以思維導圖輔助復習,幫助學生再次熟悉整理并繪制這類課文思維導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學生通讀全文,理解內容,小組討論,畫出主旨句。然后教師鼓勵學生獨立制作思維導圖,組際互換思維導圖討論。之后在全班范圍內展開分享和交流活動。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分析篇章,并嘗試借助思維導圖復述或者背誦課文,而并不是用機械記憶的方法背誦課文,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全篇圍繞:What animal is it? What colour is it? What does it have? What can it do?
二、思維導圖在幫助學生理解較長語篇閱讀的優(yōu)勢
5B 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內容雖然在語言表達方式上不夠生動活潑,而且文章篇幅較長,給學生理解和掌握文章內容造成了困難,但文章中的每一段基本都是圍繞節(jié)日的時間、食品、活動等幾方面展開的。和五A Unit3相同的篇幅結構。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圍繞節(jié)日的時間、食品、活動等幾方面,提煉出文章的主體脈絡,就可以使描述性文字通過層次清晰的線條和色彩變得不再枯燥,有效降低學生閱讀理解的困難。
教師同時兼教五年級3班和4班,所以將兩個班最后的輸出結果做一個對比。課前在兩個班都布置了預習課文的任務,接下來開始了第一課時的授課。以5B Unit7 Chinese festivals中The Spring Festival為范例,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過程如下:
1.教師利用PPT課件呈現(xiàn)春節(jié)的相關圖片,激活學生頭腦中相關的背景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經(jīng)驗說出他們所了解的春節(jié)。
2.作者提出問題,學生圍繞問題展開閱讀。問題如下: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do at this festival? What food do people eat at this festival? 同時,教師在黑板上寫出與上述問題相關的關鍵詞,如the Spring Festival、When、what food、what activities等,這些詞就構成了本課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和第一層次。
3.學生通過獨立閱讀,從課文中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將相關的關鍵詞寫在黑板上,逐步豐富思維導圖的分支。
4.學生完成課文閱讀任務之后,教師將板書中的內容用彩色粉筆連接起來,完成本課的思維導圖(見圖1);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在關鍵詞的幫助下嘗試描述春節(jié)。這時,教師發(fā)現(xiàn)兩個班在教師的引導下都能夠借助于黑板上的思維導圖將課文復述出來。
這時,剩下的三個節(jié)日我采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在3班,我是逐段的帶著學生和我一起來處理課文中的細節(jié),并且就連黑板上的思維導圖也是我來完成,這時,我發(fā)現(xiàn)開始有學生不能將課文完整的復述出來。
第一節(jié)課下,我決定轉變一下上課的教學方法。將后面的三小節(jié)由我?guī)е鴮W生一起來完成改為學生四人小組合作來完成,并且制作他們的思維導圖。這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不僅一個個都在積極參與中,而且制作的思維導圖都非常精美。更欣喜的是,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同學都能夠根據(jù)他們制作的思維導圖將文章四個都能完整的復述出來。
在Unit8 Birthdays的課文中,教師發(fā)現(xiàn)不用刻意去引導,學生都能自主的繪制思維導圖,并且能將各個細節(jié)填滿,同時教師發(fā)現(xiàn)以往學生最有困難的部分——復述課文,學生也漸漸的不再害怕,都變的有話可說,而且非常的具有條理性、邏輯性。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 有助于學生將隱性知識顯性化, 將言語信息圖像化,并且達到了記得牢、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敏.思維導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5,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