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教學過程中,筆者與周圍教學人員在課堂小組活動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反思,歸納總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小組活動;反思;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林秀云,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實驗中學。
教育在不斷地改革和進步,人們對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也水漲船高。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小組活動成了不少教師課堂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方式,當這種教學方式經(jīng)常出現(xiàn)低效甚至無效的現(xiàn)象,作者就此情況做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一、教師應正確認識小組活動
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對小組活動的理解存在誤區(qū),有些老師認為小組活動只是為烘托氣氛服務的,尤其是在公開課的時候,學生的討論不僅能制造熱鬧的課堂氣氛,還能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乘此機會授課老師還可以調(diào)整心態(tài),看教案,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這些老師雖然對小組活動表示肯定贊同,但卻忽視了小組活動的有效性,僅僅把小組合作學習看做是教學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在活動前,老師們在備課時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尤其是對于剛剛上任的新教師就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走到學生中,檢查督促學生的討論,聆聽參與學生的討論,對沉默者給予積極的鼓勵,并對學生的困惑及時解決。因此要使小組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有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還有一些教師認為小組探究活動純屬浪費時間,效率極低,造成預定的教學任務無法完成。這類教師對互動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認識不足。小組活動為學生參與語言交際提供了大量的機會,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把被動學習化為主動學習,特別是對口頭交際能力的改善起到了極大地作用,小組活動為學生提供寬松,積極友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參與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對于較難的問題可以提前布置,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準備,通過查閱資料,資源共享,不管基礎好壞都會有所收獲,這樣有準備地進入課堂的學生的注意力都會更加專注。比如每周末可以給學生留一個茶館問題:比如在高二上學期,學生剛分完文理,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準備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準備Tell your partner why did you choose Science/Art(理科、文科) why or why not?這時根據(jù)學生的水平適當?shù)慕o一些提示性的短語be interested in,get a good job, dream of等等。在學生寒假回家的時候就可以布置一些與春節(jié)有關的作業(yè),比如以Spring Festival in China, My Spring Festival為標題的日記或作文。讓學生帶著問題回家度假,隨時隨地留心觀察Chinese Spring Festival并思考查閱英語的表達方式。對于老師有布置就要有檢查,督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責任之一。在開學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老師可以讓每一個學生在小組里陳述一下自己的探究成果,派一名代表來總結小組的成果,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學生可以自學到很多單詞,比如firework,lucky money,red pocket, reunion, Lantern Festival等等。語言的輸入和輸出是相輔相成的,為了輸出學生就要努力的去輸入,當他的輸入得到了良好的展示,獲得了師生的認同,放過來就激發(fā)了學生輸入的意識。因此,老師給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很重要,而現(xiàn)在的班級一般都在60人左右,老師們沒有辦法讓每一位同學在大集體中表現(xiàn)自我,小組活動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角色分配,擴大參與面
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會出現(xiàn)參差不齊的情況,有的小組氣氛熱烈,興趣濃厚;而有的小組則沉默寡言,無話可說;更有小組借此機會說著一些與課堂無關的內(nèi)容。對此現(xiàn)象我們該如何處理才能激發(fā)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不少教師通常讓同桌及前后桌的學生組成討論小組。因為教師考慮到這樣分組難度低,省時省力。但是,不合理的組員搭配往往是導致討論活動無法順利進行或成效甚微的原因之一。分組的方法有多種,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好、中、差來搭配,這樣可以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優(yōu)秀生帶動后勁生;還可以按人際關系來分組,避免安排好朋友在同一組,因為組員之間過于熟悉很容易跑題,使討論變成閑聊;其次,盡量讓每個小組中的男女生數(shù)量相當,這樣可以優(yōu)勢互補,有效地促進組內(nèi)的合作與小組間的競爭。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教師還要重新分組,以保持小組合作的新鮮感。每個討論小組的學生人數(shù)最好控制在4個人以內(nèi),超過4人的小組就會使學生休息閑置的時間過長,從而降低了每位學生的參與度。不管怎么劃分,我們根本目的就是要調(diào)動起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彼此協(xié)助,互相支持,共同合作的學習過程中,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
活動前,老師要幫助學生明確各自在任務中的角色,做到人人參與,言之有物,學生的角色可以是統(tǒng)配負責的組長,記錄員,計時員,代言人,監(jiān)督員,還可以有一位支持鼓勵者。如在健康飲食這一單元,我們可以設計一個類似這樣的問題“How do you think of KFC?Is it good or bad for us?”首先應該讓各小組內(nèi)的每個人都有可做,組長對一些人索求advantages,對另外一些人收集disadvantages,記錄員要用相關的連接詞把他組合成一段連貫性的文字,代言人要在全班面前做Presentation。對于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組內(nèi)可以及時的討論也可舉手示意老師幫忙。因為分工明確,大大地擴大了小組活動的參與面,使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了自主地表達,自主地學習,實現(xiàn)了對知識的融合,信息的交流,資源的共享。
總之,課堂小組活動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到語言的實踐中,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教師必須認清合作學習的實質(zhì),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要為了小組活動而互動,不要為了呈現(xiàn)課堂熱鬧的氣氛而合作,而應結合實際教學狀況,探索出適合自己并適合本班學生水平的有效的小組活動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徐明星.教學設計Lesson54ShowandTell[J].學周刊,2011(35):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