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婷
摘 要:詞匯作為英語語言能力的基礎,是學好英語的基本前提。然而,往往詞匯卻成為了提高英語能力的“攔路虎”。本文嘗試通過對完型填空的文本重組與研讀,例舉相關設計,對詞匯教學方法進行了初步探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完型填空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7-040-1
隨著時代進步,對高中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也更高,詞匯的掌握自然成為了重中之重。詞匯教學一直在英語教學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一節(jié)優(yōu)質(zhì)的英語課,都會包含有詞匯輸出的環(huán)節(jié)??墒潜姸鄬W生在學習英語詞匯方面,只知道死記硬背,不懂方法和技巧,以致在完型填空類試題測試中連連失分。
一、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強調(diào)教師的講授,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填鴨式的詞匯教學會導致學生無法牢固掌握詞匯的基本含義和運用方法,無法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師生無論是在課堂內(nèi)還是在課堂外均投入較多,但學生詞匯學習的效果甚微。究其原因,為以下幾點:
1.詞匯教學方法單一乏味。
傳統(tǒng)的教師教讀,學生跟讀;教師講單詞中文釋義給例句,學生背單詞的詞匯教學模式往往讓學生提不起興趣。教師往往還會采取課堂聽寫的方式來檢測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程度,周而復始,這種枯燥的教授方式,導致學生逐漸對英語學習喪失了興趣。
2.詞匯教學一把抓,不懂取舍。
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會按照書本每單元單詞表的排列順序,面面俱到地通過幻燈片切換羅列所有的詞匯,學生則忙于記筆記。大量的知識點被一股腦兒地塞進大腦,使得詞匯教學重點不突出,導致學生記憶目標分散,教學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3.詞匯教學脫離語篇、語境。
詞匯教學長期都以監(jiān)督學生死記硬背為主,很多教師忽略了詞匯本身的語言環(huán)境,沒有正確地引導學生在語境中記憶單詞,造成學生記憶詞匯效率較低,單詞運用生搬硬套,使學生大量記憶根本無關聯(lián)的詞匯。
二、詞匯的有效教學策略
完型填空作為英語考試中的一個重要組成模塊,它不僅考查學生對英語文章通篇的理解能力,也考查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與詞匯詞組的掌握能力。高中學生經(jīng)常會做大量的完型填空,一般情況下,校對完答案就不再進一步研讀其中的文段了。其實,重新研讀文本對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意義重大,因為這些語篇在語義和語用功能上都是學習詞匯較好的載體。如果教師能靈活運用手邊的教學材料,深度解讀文本,重組教材,復現(xiàn)詞匯,就能通過有效地輸入和輸出來掌握詞匯的運用。
1.詞匯分層,有取有舍。
根據(jù)詞匯對學生文本攝入時的影響應該把詞匯分層,分為習得詞匯和精講詞匯。我們可以將一些學生能從上下文語境中猜出詞義的詞匯,一詞多義的詞匯,又或是學生能通過構詞法推測詞義的一些詞匯歸類為習得詞匯。教師只需在講授文本時給予提示,中文解釋等學生便可以獲得詞義通讀文章。例如本文中:assign、assignment、chore、journal、dull、inspire、inspiration、hum、exchange、grasp等詞匯,筆者在上課時便進行輕處理,以知道中文意思和部分搭配作為教授標準。該篇完型填空文本內(nèi)容亦結合模塊6課本內(nèi)容編寫,融入單元重點詞匯。所以為了更好復現(xiàn)重點詞匯,筆者充分擴展詞匯相關短語,以不同形式如根據(jù)句意進行填空,選擇題,中英互譯等方法教授詞匯。如結合模塊單元內(nèi)容給出短語:case (in any case、 in that case、 in no case、 as is often the case、 in case of);surround (surround sb. / sth. with sb. / sth.、 be surrounded with / by);appreciate (appreciate (ones) doing sth.、 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have / show (ones) appreciation for)等。這些精講詞匯將會在整節(jié)課末尾再次出現(xiàn),讓每小組以競爭的方式說出正確的短語與詞義,并為最后思維導圖的產(chǎn)出做鋪墊。
除此之外,整篇完型填空的每一道題都是對學生詞匯的綜合檢測,為了讓學生不覺得大量詞匯逐個講授會枯燥乏味,筆者將可以歸類為習得詞匯的選題答案直接公布,而部分包換重點精講詞匯的選項,往往也是學生錯誤率較高的選項,將其隱去,讓學生在語篇學習中,團隊合作中完成試題。這也給學生一個明顯的信號,單詞的梳理是分層次的,有所取舍的,而不是填鴨式的面面俱到!
2.思維導圖,豐富詞匯。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fā)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是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是對詞匯教學的一種顛覆,也改變了一部分學生學習詞匯的方式,并且在改變中獲得詞匯學習的成就感和愉悅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潛能。
筆者教授班級為美術藝術班,學生普遍有扎實的美術功底。所以在運用該完型填空進行詞匯教學時,選擇了思維導圖作為最后知識產(chǎn)出的設計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通過對文章重點詞匯的總結復習,如上文提及講授的case, appreciation, inspire, responsible, participate, consider, surround等詞匯與相關短語,繪制每組自主創(chuàng)作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繪制激活了更多的單詞,而這些單詞也將被長久地記憶。
3.重組教材,復現(xiàn)詞匯。
課前分發(fā)好若干卡片,和一個文件夾給每一小組。要求每小組成員在互相商討后,在卡片上寫下自認為重要重點的詞匯,并放進文件夾。而每一組的文件夾被命名為memory pocket,交到老師的手里。由每小組抽取一個memory pocket,并根據(jù)其中給出詞匯,從學生自己的角度思考、討論要點,在設定的相關故事背景下編寫一個關于興趣愛好的故事。學生可以有自己的角色,講大家?guī)肭榫爸?,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英語環(huán)境。
這種練習以完型填空文本內(nèi)容,將口頭討論與書面表達相結合,多次循環(huán)復現(xiàn)教材中的核心詞匯,引導學生在編寫中運用擴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創(chuàng)造力,使枯燥的詞匯記憶變得有意義。
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聽、說、讀、寫各項能力的發(fā)展,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教師應結合手邊豐富的教材,研究詞匯教與學的規(guī)律,積極探究提高詞匯教學效率的策略,并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