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勇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情感豐富,心思細膩,正是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最佳時期。語文學科作為情感教育的主要學科,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情感教育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地位與作用更加不言而喻,新課改為初中語文整體教學的發(fā)展提出了新要求,相關語文教師也應當借助新課改這一契機積極進行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然而從當前語文教學整體狀況來看,教育教學有效性偏低是不爭事實,即便很多初中學校較為倡導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但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整體狀況并不良好,很多教師也不知道怎樣在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嘗試。正因如此,探尋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策略也極為重要。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其基本含義指的是以教育目的為導向,遵循學生為本原則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所展開的一種情感類教育活動。情感教育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態(tài)度與情感發(fā)展變化[1]。新課程標準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將這種教育教學方法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當中,不僅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發(fā)揮主體作用,更好地理解與吸收課本知識,同時還有利于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好的教學方法不僅要引入到課程教學當中,同時也應得到恰當合理的運用,這樣才能使方法的效用得到有效高速的發(fā)揮,才能促進教育教學進步。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1.創(chuàng)設情感色彩豐富的教學氛圍。
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嘗試首先要進行良好課堂環(huán)境的營造,從而使得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能夠為情感教育相關教育嘗試的進行提供環(huán)境幫助。一般來說,在較為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下,很多學生對于各種教學創(chuàng)新無法產(chǎn)生較強的參與性,情感教育在當前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也無法順利進行[2]。建議初中語文教師在情感教育進行理念影響下引入并應用情境教學法,并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情景的構建。
例如,在《云南的歌會》課文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課文相關知識的動態(tài)展示,在學生對于所學課文內容有一定了解后進行云南歌會相關圖片和影像資料的展示和播放。依托這一方法,課堂教學環(huán)境能夠更為具有層次感,這一狀態(tài)下的情感教育也能更為順利進行。
2.引導學生進行有情感的課文閱讀。
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的能力之一,閱讀同樣是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進行也要對閱讀給予關注,并借助閱讀形式的多樣性帶動情感教育的順利進行。
例如,在進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古詩文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對于作者生平,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知識進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讀詩歌進行詩歌內容的大致了解。通過基礎性知識的不斷鞏固和加深,教師則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感情的詩歌朗讀,從而在閱讀形式多元和豐富的進程中,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對詩歌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進行把握。而在情感化閱讀和朗讀成為常態(tài)化教學選擇后,教師則可以根據(jù)課堂教學知識進行諸如愛國主義教育及傳統(tǒng)文化教育嘗試,從而擴大情感教育的深度與廣度。
3.文化課文情感剖析。
基于情感教育思想,為了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興趣,教師在開展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利用真實的情感去打動學生,與學生開展情感上的、心靈上的溝通,滿足學生經(jīng)歷不同的情感需求,并加深對文章情感的深度剖析,從而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目的。鑒于學生各方面的差異,在采用情感教育的同時,還應輔以個性化教學等其他高效教學方法,以進一步滿足不同學生的情感需要,促進中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3]。在實際的講課當中,深度剖析文章情感,要求學生首先必須對文章內容、結構、寫作背景、作者等形成基本的了解與掌握,這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與必要條件。
例如,在《背影》教學中,作者朱自清在1925年收到了父親的來信,回想起了當初在南京車站與父親分別時的情景,有感而發(fā)便提筆寫下了這篇文章。在講解這篇文章時,首先應對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進行相關的介紹,然后閱讀文章并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和劃分。教師以生動的肢體語言對文章內容情景進行描述和講解,讓學生在腦中自主聯(lián)想,并列舉生活中大量這樣的例子,達到對《背影》一文情感的深度剖析,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4.提高學生自身的情感素質。
一方面,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尚不完全成熟,教師在對課文進行理解時,能夠快速找到作者隱藏在字里行間的感情,但是學生卻不同。雖然教師采取了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出教學情景,從而激發(fā)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但是很多細膩的情感學生依然是體會不到的,因此,學生應當對自身的情感素質進行挖掘培養(yǎng),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掘自身的潛能;另一方面,教師在學生朗讀課文時,應當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在朗讀時注重語速和語調的變化,從而深刻體會到作者的情感,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進行離不開教師的有效規(guī)劃,更加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在教與學之間有機聯(lián)系相對較少下,語文教師在整體教學中更加要注重教學間的有機聯(lián)系構建,并將情感作為基本的教學聯(lián)系紐帶。即使情感教育對初中語文教學的積極影響無法在短時間內彰顯,初中語文教師也要將情感教育作為一種常態(tài)教育。在學生個體差異明顯以及教育狀況隨時間推移不斷變化下,初中語文教師也要在從實際出發(fā)原則的指導下進行具體的情感教育教學嘗試。
參考文獻:
[1]楊琳.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38):41-42.
[2]張國秀.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待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18(35):62.